
3月28日,我走进深交所,参加深交所与雪球、华宝基金联合举办,以AI为讨论主题的春季投资策略会活动。深交所展馆珍藏着很多珍贵的文物与历史记忆,比如有开平矿务局、京师自来水厂的实物股票,深交所办公地址最早只是在国贸大厦的三个小仓库,上市敲的钟目前更新到第三代,变得越来越巨大、厚重。从首日上市成交8笔、金额只有20万,到2025年3月28号,深交所股票单日成交额6504亿、基金成交额775亿、债券成交额3021亿,合计过万亿。站在中国南方资本市场最开始的地方,非常震撼,感受到深圳勇于担责、敢干敢闯的魄力和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3月31日,我到南山区调研了优必选,进一步探索AI如何在机器人产业发挥作用。我对工业用机械臂较为熟悉,对优必选提问了为何要做人形机器人以及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有哪些?公司认为人形机器人可以帮助自动化流程整合,工厂自动化生产率在70%左右,大概有30%工作由人来完成。人类社会现有设施根据人的需求来建设,用人形机器人,设施就不需要进行任何改造,人形机器人也能使用各种为人设计的工具。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缺口率达48%,随着智能制造进步,老龄化、工资贵,缺口会变得更大。机器人可以在有毒、强度高、高温环境下工作,光是填补空缺就已经有很大的市场。

(应用于搬运、码垛和分拣的Walker S系列机器人)

(即将代表中国参加日本大阪世博会的Walker C机器人)

(应用于接待的机器人)

(用人形机器人技术降维做的轮式机器人)除此之外,还有应用于家庭教育的悟空系列机器人等等。Walker S系列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在车企和物流公司实训收集数据。人形机器人同时拥有“超级大脑”和“独立小脑”,其中“独立小脑”以单机为载体,“超级大脑”则属于群体具身智能,是全体协同的技术,把底层技术框架打通之后,除了人形机器人,还能与无人叉车、无人拖车进行协同工作。“人形机器人军团”脑子里清楚每个个体在哪里、在做什么,节约沟通成本,也支持多机并行分布式学习,加速技能生成与迁移,达到类似于“记忆共享”的效果。

人形机器人链接AI与真实世界,AI大模型在互联网学习语料和采集数据方面很成熟,但对物理世界的数据采集才刚刚开始。优必选比起数据的数量,更重视质量,建立了团队标注、整理和清洗数据。在机器人的设计和生产方面,上半身比下半身难度更高。Walker S2配备了灵巧腰关节与第四代高精度灵巧手,在相对简单重复的劳动方面有优势,但效率暂未能达到人类的平均水平。人们被科幻作品提前教育,对人形机器人往往抱有很高的期待,然而机器人的研发并不简单。比如码垛这个动作,要做到严丝合缝就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动作的复杂程度、环境的差异性与难度成正比,要做到人类30%到40%的效率就已经很有挑战性。对于车厂、电子厂而言,算算招人、培训、留人以及工作环境安全性的大账,即使没能达到工人100%的效率,他们还是愿意使用人形机器人的。总的来说,优必选希望近期把码垛、拆垛做到人类60~70%的效率,比如某些场景只需要转个身,Walker S2配备灵活腰,在特定场景有希望媲美人。这是在保证成功率前提下的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很重要,不能只追求快。

成本构成方面,优必选机器人的关节大约占制造成本的40%~45%,传感器占25%,剩下的是芯片、电池和结构件。优必选不单独出售人形机器人硬件,因为无法自主完成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对工厂客户而言没有意义,通常会根据客户需求给出完整的解决方案。大家可能想买一个人形机器人照顾老人、陪我们逛街,这些过于复杂的场景目前还做不到。优必选正致力于攻克人形机器人技术的重重难关。我觉得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在较为早期的阶段,比起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更加立体、更加精细,也需要更长时间去打磨。人形机器人的问题不在需求侧,而在供给侧。在技术、规模和成本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从工业到商业到家庭等C端场景,任何单一场景的突破都意味着巨大的市场规模,潜力无限。人形机器人要突破的点非常多,人工智能是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最需要突破的点。近几年机器人行业突飞猛进,原因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机器人竞争不是动能竞争,主要是智能竞争。用人形机器人在真实场景训练AI,比如优必选最新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 身高176厘米,体重69千克,支持一分钟自主换电,实现7x24小时连续工作,全身配备52个自由度并配备灵巧手,与人类相似,AI不仅在虚拟世界得到训练,还能取得物理世界类似于人类的活动数据。如果AI更了解真实世界的人类,在未来,会不会对人类有更大的帮助?我不得而知。AI今后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请自由发挥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