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运动员不配当劳模?樊振东、王曼昱告诉你什么叫拼出来的荣誉
以前总觉得“全国劳模”得是工厂里挥汗如雨的工人,或是田里弯腰劳作的农民,可今年,两位乒乓球世界冠军——樊振东和王曼昱,竟然也被评上了!有人纳闷:“运动员也能算劳模?”可仔细一想,他们流的汗、受的伤、拿的金牌,哪一样不是“拼”出来的?这劳模称号,他们拿得比谁都硬气!

樊振东和王曼昱被推荐为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消息一出,网友齐呼“实至名归”。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者”,但他们的付出,比996更狠,比流水线更苦。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训练,满身的伤病,国际赛场的压力……这样的“劳动强度”,谁不服?

樊振东17岁就拿世界冠军,职业生涯25个世界级冠军,巴黎奥运会男单、男团双金加身,完成“超级全满贯”。可荣誉背后呢?他每天训练到深夜,甚至带伤上阵,逆转张本智和那一战,看得人热血沸腾。这哪是打球?这是拿命在拼!

王曼昱更狠,9岁进省队就和男队员对打,练到胳膊淤青还笑称“和男生打才进步快”。东京奥运会临危受命,全运会右腿打封闭硬扛,巴黎奥运会带伤卫冕……她的膝盖至今留着病根,可她说:“只要还能打,我就上!”这精神,不就是劳模的最佳诠释?

有人质疑:“运动员凭啥当劳模?”可劳模评选标准从来不是行业,而是精神。邓亚萍、刘翔、徐梦桃都曾获此殊荣,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是超乎常人的坚持与付出。樊振东和王曼昱的每一块金牌,都是千万次挥拍、无数次跌倒再爬起的成果。这种“劳动”,难道不值得表彰?

所以,别再问“运动员凭啥当劳模”了。他们的“工作台”是国际赛场,他们的“产品”是金牌和荣耀,他们的“加班”是凌晨的训练馆。樊振东和王曼昱,用实力证明——劳模不只看行业,更看拼劲!这称号,他们当之无愧!

针对此事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我会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