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伯顿:最被高估?最被低估!
欢迎回到拾叁号球馆。
今天聊聊哈利伯顿——美国媒体《The Athletic》前段时间公布的“最被高估球员”。
不难理解,哈利伯顿本季开局阶段发挥实在糟糕,揭幕战18中6,下一场干脆8中0、颗粒无收。
11月的15场比赛,也只有5场比赛得分能上20;别说与其他顶级球星相比,甚至还不如上赛季的自己——上赛季,哈利伯顿场均20.1分10.9助攻,本季则是18.6分9.2助攻。
下滑幅度确实不小,又刚刚签下5年顶薪,当然难免会为人所诟病。
尤其是在持球大核大行其道的当下,哈利伯顿身上的传统控卫属性过于突出,也让人下意识对他心生偏见——最顶级的传统控卫如斯托克顿、纳什、保罗……可都没拿过总冠军。
但问题是,哈利伯顿真就是个纯粹的传统控卫吗?
我们通常会用助攻失误比,来衡量球员的传控水准——
保罗生涯助攻失误比4.04,被誉为“控卫之神”;
斯托克顿生涯助攻失误比3.72,纳什是2.97,基德、隆多则分别是3.02和2.93。
基本上,助攻失误比能达到3,就已经极其出色了。
而哈利伯顿生涯至今,助攻失误比是4.14;
本赛季,更是高达5.61——场均9.2助攻,仅1.6失误。
意味着,当球在他手上时,你基本不用担心会出现什么纰漏,哈利伯顿自会将球送到它该出现的地方。
作为控卫,他身高196cm、臂展213cm,同位置上堪称顶配。
所以与骑士的G2最后时刻,他能在人群中拼抢到前场篮板,再从容不迫将球带出三分线,在防守人头顶投进那记杀死比赛的三分。
生涯迄今场均0.6封盖,在控卫里也属顶级——尤其是在封盖三分球这方面,极有心得。
毕竟,身高206cm的魔术师,生涯场均也才0.4封盖。
所以,他不只能在进攻端带领球队;防守端,也同样能给球队提供正向价值。
但好在,哈利伯顿投射够准,也够大心脏。
他本季场均只18.6分,命中率47.3%+38.8%+85.1%,场均能投进3记三分球;
但关键时刻,他场均能得到3.1分,与杜兰特、福克斯并列联盟第9;
而命中率维持在47.1%,三分球命中率更提升至41%——是这三人里,最准的一个。
所以他才能在首轮G5上篮绝杀雄鹿、次轮G2三分绝杀骑士——手感和大心脏,缺一不可。
加上这两球,他本季常规赛+季后赛,最后1分钟内的追平、反超球,累计11中10,命中率是恐怖90.9%。
但要说他只是个纯粹的传控控卫,就实在太低估他了。
论传控稳定性,他已经领跑历史诸多控卫大神;
论投射,他也完美适应当前NBA潮流,生涯三分命中率将近40%,高产又高效。
能持球、能组织、能投三分、还足够大心脏——这不就是理想中持球大核的模样吗?
当然咯,如果他吨位再大点、对抗再强点,就更完美了。那时,他或许就能真正做到全区域无差别单打,更符合人们印象中超级巨星应有的姿态——只不过以他的球风来看,这大概不会是他喜欢的打球方式。
“最被高估”这一评价,也不攻自破。
说到底,真正能征服媒体、球迷乃至球员的,始终还得是扎扎实实的场上表现和成绩。
毕竟舆论总是来往反复,不够专注、坚决,就只能被一次次撕扯、戏弄。
这,不只限于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