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生一个光荣,其实是可耻,孩子要为此孤独一生

推荐 05-01 阅读:2 评论:0

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只生一个孩子,理由五花八门:

“经济压力太大”“一个都养不起”“现在独生也挺好”……

可你有没有想过,你省下的是钱,孩子失去的却是一生的陪伴。

【一】孩子最深的孤独,是没人懂他

朋友小陈是独生子,今年刚送走父亲,母亲病倒。身边人来来去去,帮忙出力的,全是朋友。可是最难的决定——手术签字、遗物处置、财产处理,他一个人扛。

“如果我有个姐姐或者弟弟,我真的不会这么崩溃。”他红着眼睛说:“小时候我觉得独生挺好,没人抢玩具没人打架;长大才发现,最怕的是爸妈走后,世界就只剩我一个人了。”

小时候的孤独,是没人玩;长大后的孤独,是没人能听你说一句:“我真的撑不住了。”

你不懂,一个人站在告别亲人的医院走廊,有多难。那种冷,不是朋友能替代的,只有手足才能懂。

【二】“一个孩子能养好”,是对教育最大的误解

许多父母以为,生得少才能养得好。“一个孩子,多投点钱,多用点心,他就能更优秀。”

可现实是:独生子女有的不是更多的照顾,而是更多的控制和期望。

一个孩子身上,压着两代人的全部希望。你希望他成绩好、性格好、婚姻好、工作好,最好什么都不出错。

你的爱,变成了“不能失败”的负担。你觉得给了他最多,其实给的,是最沉。

兄弟姐妹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心理减压阀。当你对老大太严厉,老二可以撒娇;当一个孩子被责怪,另一个能安慰;当他人生失意,有人拍拍肩膀说:“别怕,还有我。”

【三】独生的孩子,长大后的世界更小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年轻人,社交越来越困难、婚姻越来越脆弱、精神越来越脆弱?

不是他们矫情,而是他们从小就没学会如何与“同龄人共处”。

兄弟姐妹,是最早的同盟也是最初的敌人。正是在“争宠”“分享”“吵架”“和好”中,他们学会了包容、表达、理解、协作。

而那些从小一个人长大的孩子,在情感处理上往往迟钝又敏感。稍微被误解就情绪崩溃,稍微被拒绝就退缩防御。在婚姻中无法妥协,在职场中缺少弹性。

社会性,不是学校教的,是家中磨出来的。一个人的童年,再“安静高质量”,也比不上有兄妹相伴的成长。

【四】你怕麻烦不生二胎,最后麻烦的还是你

有人说:“我不生二胎,是怕自己老了没人照顾。”

你以为生两个会麻烦,其实最麻烦的,是只生一个。

孩子大了,你年老多病,他既要赚钱养家,又要看病陪床。哪怕他是最孝顺的孩子,也无法把工作、父母、家庭三者都兼顾好。

而两个孩子,就算一个在外奔波,另一个也能守在床前;一个主外赚钱,一个主内照顾;你不再是他一个人的负担,而是他们共同的牵挂。

你现在不想多生,是图一时清净;可你老去时,谁能分担你孩子的压力?

【五】别让孩子将来也只剩一个人看你照片

你养一个孩子,是为他负责;你不给他兄弟姐妹,就是让他未来孤独到老。

你走后,清明节那天,他一个人拎着花走进墓地,望着你和他妈的黑白照片,没人说一句话,没有兄弟一起烧纸,没有妹妹说一句“妈你最近梦里怎么没来”。

他沉默地站着,烧完纸就走了。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你走了,他身边再没人叫你“爸”。

你觉得生多个是累赘,其实那是给孩子最深的安全感。一个人很强,但两个人,可以不怕风雨。

【写在最后】

人这一生,总要有人在身边走得长久。

亲情,是最原始、最持久的纽带。没有兄弟姐妹的人,从出生开始就要学会独撑。不是不可以,只是太辛苦。

你生二胎,不是为了现在的幸福,而是为了将来,孩子有一个人能牵手走一段远路。

别让你孩子变成一座孤岛。别让你自己老了,才明白:你没养两个孩子,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怕了责任。

可最深的责任,是为孩子留下一个可以并肩的人。

相关文章:《一个孩子太孤单,不生二胎,你给不了他未来的肩膀》《不生二胎三胎,你以为将更多的资源给了孩子,其实你是在祸害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