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超2亿人患甲状腺病?世卫组织:停止食用“6物”,保护甲功

健康 05-06 阅读:360 评论:0

一位48岁的女士,在一次单位组织的例行体检中被查出患有甲状腺结节,医生建议她进一步检查“甲功”,她一头雾水地问:“甲功是什么?我平时不抽烟不喝酒,怎么就查出这个了?”

她的疑问其实代表了许多人的困惑:看起来没毛病,怎么甲状腺却悄悄“出事”了?

更令人吃惊的是,我国目前已有超过2亿人正在受到各种甲状腺疾病的困扰,而很多人甚至到中晚期都毫无察觉。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数据。

甲状腺,这个位于脖子前方的小腺体,正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和情绪。

更让人警觉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曾明确提出:如果不想让甲状腺出问题,有6种食物最好能少碰甚至不碰。

这并不是说这6种食物是“毒药”,而是它们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会悄悄干扰甲状腺的正常功能。问题是,这6种食物几乎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它们不是某种稀奇古怪的野味,而是很多人餐桌上的“常客”。

甲状腺被称为人体“代谢发动机”的开关,它分泌的激素能够影响到我们身体的方方面面。

你是否经历过莫名其妙的情绪波动、突然开始掉头发、体重忽上忽下、睡眠变差、怕冷怕热变得敏感?别急着怀疑是更年期或工作压力,很可能是你的甲状腺在“偷偷罢工”。

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作息混乱,种种生活方式的改变让甲状腺异常变得越来越普遍。

而真正可怕的不是病本身,而是我们对它的忽视。

很多人误以为甲状腺疾病只是中老年人才会得,其实不然。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人群呈现出年轻化和女性化的趋势,尤其是女性群体,受到激素波动、心理压力、生活节奏等多重因素影响,患病几率远远高于男性。

有研究显示,20岁到40岁的女性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比例高达20%以上。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年轻人因为长期熬夜、外卖饮食、不规律的生活作息,让本就脆弱的内分泌系统雪上加霜。

很多人甚至直到做婚检、备孕时才突然发现——甲状腺出了问题。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想知道:那“6物”到底是哪6种食物?是不是只要不吃它们,甲状腺就安全了?先别急着下结论,咱们得先弄明白这些食物为什么会对甲状腺产生影响。

甲状腺最怕的,不是某一种具体的食物,而是营养失衡、过度加工和摄入过量。比如说,高碘食物,这类食材虽然在过去被认为对预防甲状腺肿大有益,但过量摄入碘反而会造成甲状腺功能紊乱。

我国是碘缺乏地区,但随着近年来全民加碘盐的普及,一些人已经不再缺碘,反而因为摄入过量引发了甲亢、甲状腺炎等问题。

再加工肉制品和高脂高糖食品,这类食物会影响体内激素代谢,长期过量摄入会让身体内的炎症水平升高,进而刺激甲状腺产生异常反应。

还有一些看似健康的“素食”如甘蓝、花椰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如果生吃或大量食用,也可能抑制碘的吸收,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正常食用是没问题的,关键在于量和烹饪方式。

有趣的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甲状腺也和情绪波动密切相关。长期焦虑、压抑、情绪低落的人,更容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失调。

心理压力会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影响激素分泌,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中医中也早有类似的论述,认为“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喜伤心”,而长期的情绪压抑则可能“伤及咽喉”,正是甲状腺所在的位置。

现代医学和传统智慧不谋而合。

社会学视角下,也能看出甲状腺病的“蔓延”背后藏着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

过去,人们三餐规律、食材新鲜、作息自然,虽然医疗条件差,但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并不高。而如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早饭不吃、午饭凑合、晚饭大吃,长期依赖外卖、快餐,摄入的营养素比例严重失衡。

再加上缺乏运动、长时间久坐、长期处于蓝光和电子屏幕的刺激下,身体的代谢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早已不堪重负。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甲状腺健康离不开碘、硒、铁、锌、维生素D等多种营养素的协同作用。缺一不可。

硒是合成甲状腺激素所需的重要元素,它就像是一把“剪刀”,负责把“原材料”转化为“活性激素”。而维生素D作为免疫系统的调节器,它对防止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帮助。

很多人不知道,阳光是获取维D的最天然方式,但现代人整天在办公室,晒太阳的机会寥寥无几,这也是甲状腺问题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略的是,女性在怀孕期间,如果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母体健康,还可能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在备孕或孕期检查时,医生通常会特别关注甲功情况,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这说明,甲状腺问题不是“老年病”,而是贯穿一生的健康课题。

再说回那“6物”,其实它们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在特定情况下需要“管住嘴”的食物。海带、紫菜等高碘海产品,对缺碘人群来说有益,但对已经患有甲亢或桥本甲状腺炎的人来说就可能“火上浇油”。

加工肉制品如火腿肠、腊肉、香肠等,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和防腐剂,影响甲状腺,还可能增加癌变风险。高糖饮料、甜品蛋糕、油炸食品等高热量食品,会诱发胰岛素抵抗,间接影响内分泌平衡。

生食十字花科蔬菜如芥蓝、卷心菜、大白菜等,会产生一种叫“硫氰酸”的物质,阻碍碘的吸收。适量煮熟后食用不会有太大问题。

还有一种被忽视的“隐形杀手”是含有双酚A的塑料包装食品,它属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能扰乱甲状腺激素的正常作用。

如何保护我们的“甲功”,让代谢发动机顺畅运转?首先是饮食均衡,并非禁绝某些食物,而是要学会合理搭配,保持营养多样性。

其次是保持良好的作息和情绪管理,睡得好、情绪稳,身体自然少出毛病。每天抽时间运动30分钟,无需高强度,慢跑、快走、瑜伽都可以。

定期体检、关注甲功指标,更是防范于未然的重要一环。

生活中的小改变,往往能带来大效果。

比如选择精盐而非加碘盐、减少外卖次数、用陶瓷玻璃等无BPA的器皿替代塑料容器、早上晒晒太阳补充维D、多吃富含硒和锌的食物如坚果、贝类、豆类,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却是甲状腺最需要的“呵护”。

甲状腺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漠视。

当我们开始关注这些“看不见”的变化,生活也会悄悄地变得更健康。健康不是一朝一夕的奇迹,而是每一天的选择。

别等到身体“拉响警报”时才惊觉,那个不起眼的小腺体,原来早已在为你默默拼命。

参考文献:

1.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2.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2年第38卷第6期

3. 《世界卫生组织甲状腺健康指南(中译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