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不死,能否评元帅?我军哪些过早牺牲的将领,必为将帅

历史 04-15 阅读:926 评论:8

解放军历史中,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是旗帜一般的人物,因为从南昌起义到授衔的28年间,解放军几乎就没有停过作战,这其中无数军人牺牲战场,有不少天才将领的牺牲让人痛惜。

其中有一部分牺牲的将领,若是能活到55年授衔,授元帅或大将是不在话下的,说到这里,很多人会想起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要是他能活到授衔,不是元帅就是大将衔,这是为什么呢?左权是黄埔一期生,两次参加东征陈炯明,先后到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虽然没有参加南昌起义,但他是红一方面军的主要代表人物,因为在红一方面军的黄埔一期生中,左权的职务是最高的。

七七事变后,红军改编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十八集团军),左权被任命为八路军副参谋长,少将军衔。可惜的是1942年5月,左权在掩护八路军总部突围时,头部不幸被炮弹击中牺牲,年仅37岁。所以说若左权活到1955年,至少是大将,还有可能是元帅。第2位要说的就是叶挺将军了。叶挺是我军极为重要的人物,南昌起义他就是参与和领导指挥者之一,而许多从南昌起义走出来的将帅都是他的老部下,更重要的是他还是红军首任总司令。说到这大家就有疑问了,红军的总司令不是只有朱老总一位吗?

至于这个问题,听小编慢慢给你解释清楚,叶挺毕业于保定陆军学校,是孙中山的警卫团营长,参加过东征陈炯明和北伐战争。因不满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无辜群众,就与周恩来、贺龙等人领导指挥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同年又领导指挥广州起义,担任红军总司令,因广州起义失败而流亡海外,并与党脱离关系。这就是为什么红军首任总司令是叶挺,抗战爆发后,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即我们熟悉的新四军。当时,蒋介石想用自己人为军长,毛主席等人考虑到蒋介石想控制为他所用,没有同意而提名陈毅为新四军军长,但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双方同意不是共产党也不是国民党的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叶挺同意出任新四军时,毛主席握着他的手说:遗憾的是,1946年4月8日,叶挺返回延安途中坠机遇难。如果没有出事故,按元帅衔的授衔标准是军委委员,叶挺是军队创始人之一,只要他在军中任职,绝对是妥妥的元帅,而且极有可能仅次于朱老总。最后一位要说的是卢德铭。卢德铭1905年生于四川,他与黄埔一期毕业的左权不同,是黄埔二期的,因为路途遥远错过了第一期考试。经过老同盟会员李筱亭的推荐,见到了孙中山先生,而孙中山见到李筱亭的举荐信,当即出考题,卢德铭答得有理有据,孙中山高兴地破格批准卢德铭进入黄埔二期班。

其后,卢德铭参加了征讨陈炯明和北伐战争,征讨陈炯明是卢德铭首次参战,他率学生军六十余人,几次化装潜入陈炯明军中侦察情报,在北伐战争中在叶挺独立团任连长,因立功升营长和团参谋长。南昌起义爆发后,卢德铭利用张发奎的调令调走警卫团两千官兵,去支援起义部队,但途中变故没有赶上,被命令与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卢德铭任秋收起义总指挥。1927年9月23日,部队在宿营时遭到江西军阀朱培德的合围,部队损失惨重,卢德铭为掩护部队突围而不幸中弹牺牲,年仅二十二岁。卢德铭牺牲后,毛主席十分痛心喊出了那句“还我卢德铭,给我3个师也不换!”如果卢德铭也没有牺牲,在1955年授衔时只要在军中任职,最低也是元帅衔。而在红军时期,牺牲的优秀将领更多,比如红军第四军参谋长王尔琢、红10军团军团长寻淮州等等。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5-01 19:54:10

    建国后应该是进人大或者政协工作,副国级。

  • 2025-05-07 01:14:56

    论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功,谁敢说比粟裕强? 粟裕评上元帅了吗? 叶挺要是评衔必是元帅,资历名气还有职位都够高,他评大将,陈毅评什么? 新四军是必须要有一位元帅的,粟裕之所以没评上元帅,就是资历不够,所以陈毅才代表新四军评上元帅,要是叶挺活着,更能代表新四军,新四军是他一手创建的。 叶挺参与评衔的几率要远大于不参与评衔,因为他的对外形象就是将军,将军又怎么能没军衔!

  • 2025-05-04 22:05:19

    叶挺将军只要参与授衔,必须是元帅,但是大概率不会参与授衔的

  • 2025-05-04 19:03:03

    如果是活着就是大将了,叶挺将军在解放战争没有功劳,如果叶帅在解放战争和北平和平解放没有功劳的话那么就是上将,叶挺将军是大将

  • 2025-04-16 14:11:50

    叶挺、贺龙是南昌起义的大股东,元帅如果没有他俩,其他元帅怎么排……

  • 2025-04-25 19:30:56

    叶挺将军最多大将军衔,而且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