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过早吃盐会影响健康,除了盐,还要小心3种“隐形盐大户”

社会 05-01 阅读:6 评论:0

盐是我们每天,乃至每顿饭都需要吃的一种调味料,它看起来非常地普通平常,非常地无害。

所以,不少人都觉得吃盐也就是为了“提味”而已,并不会对健康造成什么危害,顶多就是吃多了口渴,放少了饭菜没味道罢了。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样。

宝妈听信邻居“吃盐长力气”,给宝宝食物中加盐,结果悲剧了

之前在山东发生过一件令人感到悲伤的事情。

宝妈小邬是一名新手宝妈,所以在育儿知识这方面相对来说是比较欠缺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小邬对孩子倾注十足的爱。

小邬在平时非常关注孩子的发育情况,但是由于“过度”关心,这也导致小邬经常会出现“无谓地担心”,常常会因为宝宝的一些本来正常但是看起来异常的情况而焦虑忧心。

比如孩子吐奶这件事,小邬刚开始甚至觉得孩子得了“重病”,因为小邬觉得,人一旦饭都吃不下了,肯定是有大问题了……

这不,当宝宝8个月大的时候,小邬看到宝宝的状态,感觉宝宝又出问题了。

因为小邬发现,宝宝的手脚力气似乎并不是很大,在自己的脑海中,8个月的宝宝应该是很“捣蛋”的,但是自己的孩子似乎并不如电视上的那些宝宝一般活跃。

于是,小邬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总会说起这件事。

而有一次,小邬在和邻居唠嗑的时候,就又说起了宝宝“没劲儿”的问题,邻居听到后随后一说:“吃盐长力气”,表示在以前,人们下地干活的时候,都喜欢吃咸的,吃了就有劲儿。

而小邬听到邻居说得“挺有道理”,便准备试试。

对于给宝宝的饭菜中加盐会让宝宝更有力气这件事,小邬虽不是百分百觉得会有效,但也认为试试也不会对孩子有什么危害,毕竟盐是人们天天吃的东西,能有什么危害?

所以,小邬就经常会在宝宝的辅食中加盐,甚至为了让宝宝快速“有力气”,还加得挺多,毕竟小邬觉得“越咸越有劲儿”。

结果没多久,小邬的宝宝就出现了高烧的情况,小邬发现宝宝发烧以后,就觉得宝宝可能是着凉了,于是就采取了常用的降温措施,没有及时送医。

看到宝宝逐渐地安静下来,小邬还觉得是自己的方法让宝宝有效退烧了。

但是,小邬再次查看宝宝的时候,却发现宝宝有点不太对劲,因为宝宝怎么都叫不醒。

这下子,可把小邬给急坏了,于是就带着宝宝赶往了医院,但是到了医院,医生检查之后,却丢给小邬一句“太晚了”。

孩子到底是怎么了呢?医生表示,宝宝是因为摄入了过多的盐分,从而引发了高血钠症,宝宝身体脱水窒息而亡。

盐,一种常见的调味料,就因为宝妈的无知,直接让8个月大的宝宝失去了生命。所以,我们切不可对盐再抱以忽视的态度了。

宝宝摄入过量的盐分会有什么后果?这些最常见,要警惕

盐分摄入过多,对于宝宝的伤害是很大的:

①影响味觉发育

这是最典型、最常见的危害了,过早、过量的摄入盐分,会严重的刺激宝宝的味觉。

要知道,宝宝在小时候味觉是处于发展阶段的,这时候吃的东西太咸,就可能会导致宝宝味觉变得不那么敏感,也就是口味变重了。

口味变重,对于宝宝的饮食习惯和健康都是不利的,很容易引发宝宝偏食厌食的情况,因为宝宝会觉得正常口味的食物“不够味儿”,从而吃不下。

②引起疾病,甚至威胁生命

宝宝过量摄入盐分,对于宝宝的健康威胁是多维的。

首先,过量的盐分摄入,会导致宝宝更容易出现血压、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其次,还会导致宝宝的内脏受到较大的压力,从而受到损伤。

另外,大量的盐分摄入,还会导致宝宝出现高血钠症等可能危及到宝宝生命的疾病。

比如之前的那个8个月大的宝宝,就是因为患上了高血钠症,从而出现了窒息等症状,最终导致离世的。

③不利于长高

人体摄入养分、吸收养分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营养之间的摄入量可能会关联到其它营养的吸收。

比如盐分的过量摄入,就会影响到孩子身体对于钙质、锌质的吸收,从而导致宝宝的骨骼发育受阻,影响宝宝的长高。

同时,有研究显示,宝宝如果吃的盐过量,还可能会增加宝宝肥胖的风险。而肥胖对于宝宝的健康和长高也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觉得盐只是调味料了,它其实对于人体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

宝宝吃盐要注意以下几点,你都做对了吗?

●不同年龄的宝宝,摄入量不同

不同年龄的宝宝,体重不同、发育状态不同,所以摄入盐分的量也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婴儿期,也就是1岁以内的宝宝,是不建议额外摄入盐分的。

因为天然食材和母乳中都是含有一定钠的,而这些钠已经能够满足宝宝的日常生理需求了。

1岁以上,2岁以下的宝宝,可以适量地在饮食中添加盐分,但要注意,这个年龄段宝宝每天摄入的盐分一般在1.5g以内。

2岁~3岁的宝宝,一般每天摄入的盐分在2g以内。

4岁~6岁的宝宝,一般每天摄取的盐分在3g以内。

7岁以上的孩子,每天摄入的盐分应该在5g以内。

也就是说,直到孩子上了小学,其每天摄入的盐分量才能够和大人差不多。

●不同状态下的宝宝,摄入量也不同

宝宝的盐分摄入量,不仅和宝宝的年龄相关,和宝宝的身体状态也是相关的。

比如宝宝产生了较为激烈的运动,出了很多汗,那么这时候就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盐分和水分。

补水是为了避免身体脱水,而补盐分就是为了避免出汗导致的钠缺乏,如果不补充,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等。

又比如宝宝生病了,身体比较虚弱,那么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适量少在食物中添加盐分,让食物更加清淡一些。

因为这时候宝宝的身体不需要太多的盐分,并且由于身体机能较差,少盐能够减少内脏的负担等。

●注意“低钠盐”和普通食盐稍有不同

现在市面上的盐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加碘盐,一种是非加碘盐,还有一种就是低钠盐。

前两种,是我们经常吃的盐,缺碘地区大部分吃的都是加碘盐,而碘不缺乏的地区,往往吃的是非加碘盐。

至于低钠盐,主要是为了满足那些既要口味,又不想摄入太多钠的人群设计的,这些人群在以前通常是高血压患者或是经常发生水肿的人。

所以,如果我们的孩子并没有健康问题,那么就没必要给孩子选择低钠盐,因为它里面的钠含量是要低于正常食盐的。

还有一点,由于低钠盐中添加了钾,而一些存在代谢异常、患高钾血症等问题的孩子,是不适合吃低钠盐的,一定要注意。

除了盐,还要小心“隐形盐”,尤其是这三种

生活中还有很多的“隐藏盐”食物,家长们也需要学会辨别,尤其是以下三种“隐形盐大户”,一不留神就容易给孩子吃多了。

1)调味料

除了食盐之外,其实有很多调味料都含有较高的盐分,常见的有酱油、鸡精、味精、蚝油、豆瓣酱、黄豆酱、番茄酱等等。

另外,家长们还需要警惕“儿童调味料”,不要误解这类调料中“儿童”的意思。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儿童调料”之所以叫“儿童”,是因为它们口味更丰富,更容易被孩子接受,而不是更健康、更少盐。

反而因为需要调和出更好吃的口味,会加入更多的添加物。

2)零食

零食中含有的盐分通常会更多一些,并且不仅仅是咸味的零食,一些甜味的零食也可能会含有较多的盐分。比如甜点、火腿肠、肉松、饼干等等。

另外,抛去零食含有较高盐分这个因素外,它的营养性也是较低的,所以我们不建议给孩子吃零食。

由于零食的口味较重、较丰富,孩子吃零食很容易会引起挑食、厌食等问题,从而影响孩子对于营养的摄入。

而营养摄入不足,将会对发育期的孩子造成严重的健康打击,比如很多疾病都和吃零食有关,像是白癜风、紫癜、白血病等等。

3)加工主食

这类食物,最容易被家长们忽视了,就比如常见的挂面、面包、速食类主食等。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挂面和面包等感觉“很淡”的食物,在做的时候其中也加了盐分。

所以,宝宝的主食最好还是家长自己做的好,避免掌握不好盐分的添加量。

结语

盐虽然说看起来“无毒无害”,但是添加不当的话,很有可能会对宝宝,尤其是婴儿期的宝宝造成极大的健康威胁。

【互动话题】你觉得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吃盐比较好?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