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香港永居的5个传言,问题出在哪儿?

财经 05-07 阅读:2 评论:0

我们都知道,通过香港优才、高才、专才、进修和投资而获得的香港身份,只是个临时身份。需要拿到身份满7年后,才能申请永居。

但究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成功转永居,网上的回答五花八门,真假难辨。

今天小编对客户最常遇到的「5个不实传言」进行逐一解析,避免大家在关键时刻走弯路,错失机会。

传言一:每半年入港一次,只要不连续离港半年,就能拿到永居

很多人认为,只要每半年不离港超过6个月,哪怕只入境几小时,也可以视为“居住”,还不用解释离港原因。

事实上,香港入境处对“通常居住”的理解远非如此简单。

根据香港入境处官网上对永居申请的合资格人士的要求描述,申请者要通常居住在香港连续7年或以上。

【居住】是个什么概念,至少是个“过夜”,存在实际居住的行为,而不是偶尔来一趟这里旅游和逛街,简单的“打卡式”入境记录。

打个比方,很多深圳代购每周都来香港购物,人家来香港都比您频繁,那是不是更有资格拿香港永居呢?

所以,如果7年间仅仅是维持每半年入境一次香港,短暂停留后就离开,又没有固定住所,大概率申请永居是不会成功的。

传言二:申请香港永居前的1-2年住在香港,就能拿到永居

这一观点是对早年个案的误解。

在过去,递交香港永居的申请人尚未饱和,入境处对这些短期居住的申请人会酌情批准。

但近两来,申请香港身份的人数剧增,真正在香港居住,生活,工作,受教育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了。

相比仅在港居住1-2年的申请人来说,居住时间更长、与香港联系更紧密的申请人更具竞争力。

港府也更愿意把香港永居批准给居住时间更长的申请者。

传言三:挂职不居住在香港,也能拿到香港永居

很多人通过各种计划拿到香港身份后,暂时不打算在香港定居,但为了能一直保持这个身份,可能会先找公司雇佣,持续发薪和缴纳强积金和薪俸税。

这种“挂职”行为到底能否成功拿到香港永居,还得进行两方面判断:

• 薪水和强积金是自己出资让雇主代发的,还是真实被香港的公司雇佣。

• 如果被香港公司雇佣但常年不在港工作,外派在内地或者其他地区是否合理。

如果香港入境处判定申请人递交的材料有不合理的地方,有权利要求申请补件。申请人如果补充不了材料,那么有可能被拒绝。

传言四:一人在港居住生活,全家一起拿永居

我们都知道,在申请香港身份的时候,通常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申请,分为主申请人和受养人。

但香港永居申请是一人一案、独立审核,即便一家三口同时申请,也可能由不同的主任审批。

所以,哪怕是一家人,也要独立看每一位申请人的在港居留时间和与香港的关联性。

不过,若一家人都在香港生活,整体居住稳定性较强,对个人申请人确实有一定加分作用。

传言五:办香港护照,就要注销内地户籍

只要是中国籍,有了香港永居就可以随时去申请香港护照,与是否需要注销内地户籍无关。

真正需要注销内地户籍的是“回乡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如果想要孩子参加华侨生联考,或者想让孩子通过DSE成绩参加“文凭试收生计划”升读内地132所高校,才需要办理“回乡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