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介休五岳庙,木雕泥塑龙震撼登场,古建之美!

旅游 05-09 阅读:0 评论:0

‍‌‌‌‌‍‌‌‌‍‌‌‌‍‌‌‌‍‌‌‌‌‌‍‌‌‌‌‍‌‌‌‌‍‌‌‌‍‌‌‌‍‌‌‌‌‍‌‌‌‌‌‍‌‌‌‌‍‌‌‌‌‍‌‌‌‌‌‍‌‌‌‌‍‌‌‌‌‍‌‌‌‌‍‌‌‌‍‌‌‌在华夏广袤的土地上,古建筑宛如繁星点点,其中的石雕、木雕、泥塑盘龙更是数不胜数,它们或威严盘踞,或灵动欲飞,皆承载着岁月的沉淀与匠人的心血。然而,晋祠圣母殿那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虽历经近千年的风雨洗礼,却依旧以其逼真之态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了我心中难以逾越的经典。直至那次机缘巧合下的介休之行,闯入了平日紧闭大门的五岳庙大殿,我才知晓,原来还有这样震撼人心的存在,足以与记忆中的瑰宝相媲美。

那是一个阳光努力穿透云层的日子,我怀揣着对未知的期待走进了五岳庙。刚踏入山门,一座别具一格的戏台便映入眼帘。戏台之下,五间拱券式石台坚实而稳固,其上的敞轩面阔五间,格局规整大气。正中三间歇山顶宛如巍峨的山峰,东西两次间的十字脊顶则恰似灵动的飞鸟展翅,背面正中一间的卷棚歇山顶又添几分柔和之美。走进内部,宽敞通透的舞台空间豁然开朗,不难想象当年这里上演着一场场热闹非凡的大戏,生旦净末丑在这方天地里演绎着人间百态。整座戏台的琉璃装饰更是点睛之笔,色彩斑斓却不失庄重典雅,每一片琉璃瓦都闪耀着历史的光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繁华盛景。

迈过戏台,沿着中轴线向北前行,一座三开间的献殿静静矗立在眼前。单檐卷棚歇山顶搭配前出抱厦,平面呈“凸”字形的设计别具匠心。抱厦的单檐歇山顶采用黄蓝琉璃瓦覆盖,在阳光下闪耀着独特的光彩。柱头稳稳地承接小额枋,小额枋之上是不出跳斗拱,它们紧密排列,如同忠诚的卫士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斗拱之上,大额枋和平板枋依次承接,而平板枋上的斗拱则是整个建筑的精妙之所在。那出四跳九踩四下昂的形制繁复精美,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代工匠精湛绝伦的技艺。这些斗拱相互交织、层层叠叠,宛如一朵朵盛开在木头上的繁花,不仅承载着建筑的重量,更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继续向后,便是五开间的悬山顶正殿。曾经,这里供奉着五岳之神,香烟袅袅,信徒往来,好不热闹。然而,几十年前的一场变故,使得殿内的彩塑皆被撤去,只留下正间前两金柱上的两条悬塑盘龙。这两条盘龙堪称一绝,雕刻技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它们玲珑剔透,仿佛不是被雕刻出来的,而是被赋予了生命的灵动之躯。龙身蜿蜒盘旋,鳞片一片挨着一片,清晰可辨,每一片鳞片都仿佛在闪耀着光芒,似乎在诉说着它们守护这座庙宇的坚定决心。龙须根根分明,随风飘动,仿佛下一秒就会随着龙的腾飞而舞动起来。龙爪锋利而有力,紧紧抓着金柱,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它们的威严与力量。在这略显空旷的大殿中,这两条盘龙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主角,吸引着每一位到访者的目光,让人不禁驻足凝视,沉浸在它们所营造出的神秘氛围之中。

而当我有幸踏入那平日不开放的大殿时,那横梁上的两条泥塑盘龙更是给了我前所未有的震撼。在那一丝从室外射进的幽暗之光的映照下,它们仿佛从沉睡中被唤醒。龙睛圆睁,虽看似沉睡,却又仿佛在暗中凝视着世间的一切。它们的身躯庞大而矫健,鳞片层层叠叠,立体感十足,仿佛轻轻一触就能感受到那坚硬的质感。须发根根分明,犹如细密的丝线在风中飘动。每一处细节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的鬼斧神工。在那一刻,我甚至不敢大声呼吸,生怕惊扰了这两位沉睡的“守护者”,仿佛它们随时都会睁开双眼,舒展身姿,冲破这大殿的束缚,飞向广阔的天空。

介休五岳庙,这座平日里鲜为人知、大门紧闭的国保古建,就像一位深藏不露的隐者,默默地守护着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它没有大城市古建筑的喧嚣与繁华,却以其独特的宁静与神秘吸引着每一位有缘人的到来。在这里,每一片砖瓦、每一处斗拱、每一条盘龙,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它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朝代的更迭,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位置,等待着更多的人来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领略它们独特的魅力,让这份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继续闪耀着光芒,传承下去,永不磨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