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纪魅族StarV Air2评测:AR智能眼镜的另一种答案
【【【前言:多种智能眼镜形态,哪一个才是最优解】】】
最近这些年,“智能眼镜”很显然已经成为了消费电子行业的一大亮点。随着各厂商陆续推出他们的“智能眼镜”产品,在市场上也能看到各种不同取向,功能上有相当大差异的智能眼镜产品。
比如有些厂商推出的“智能眼镜”,本质上其实更像是一种眼镜形态的开放式耳机。它本身没有任何显示能力,但也确实满足了部分用户想要更“低调”、更不容易被注意到地享受随身音频的需求。
与之相对的,则是另外一些厂商的智能眼镜产品采取了复杂的、更偏“XR头显”的功能设定,它们往往更厚、更重,与其说是眼镜,不如说更像是“眼罩”。而且这类智能眼镜本身也确实不适合作为普通眼镜来日常佩戴,因为它们会采用高分辨率、高刷新率的双眼彩屏投影结构,本质上更像是一种用来观影、打游戏的“随身显示器”。
但在我们看来,上述这两种产品形态其实不太能算是“智能眼镜”,因为它们要么不够智能、要么就根本算不上是眼镜。
那么如果是一款既能兼顾传统眼镜造型和佩戴感受、真的可以随时戴出门,但同时又具备更多“智能”的可玩性,不仅有显示和语音交互,甚至还加上了大模型能力的“智能眼镜”,会更符合大家对于这类产品的预期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始了对于星纪魅族StarV Air2 AR智能眼镜的测试。
【【【造型设计:44g超轻超薄,外观更像普通眼镜】】】
正如前文中就已经提及的那样,StarV Air2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它“非常像普通眼镜”。
首先,StarV Air2在正面的镜框部分几乎不存在“多余”的元素,它的镜框并不比常见的时尚眼镜更宽,镜框上也没有摄像头、LED之类的“附件”。
仔细观察,还能在这幅“沙丘黄”的镜框上看到星星点点的斑纹涂装。从某种程度来说,相比于绝大多数仅仅在造型上就巴不得将“科技感”怼到用户脸上的智能眼镜产品来说,StarV Air2的外观设计显然就要生活得多。
当然,相比其他一些“看起来很像眼镜,但实际上只是一幅耳机”的所谓智能音频眼镜,StarV Air2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尽管它乍看之下相当“低调”,整幅眼镜包括镜片在内也只有44g,但却具有基于microLED的双眼显示能力。
不同于早期一些智能眼镜使用的棱镜投影设计,StarV Air2采用了目前最尖端的光波导镜片技术,在加起来只有0.8mm的双层镜片中,包含了用于传导屏幕信号的“光路”,以及左右双眼的显示投影区域。
不过StarV Air2的这两块屏幕并非彩屏,而是仅有绿色的microLED,其分辨率为640*480,可显示多种图像和文字。从实际观感来说,它的效果并不像XR头显那样直接将用户“扔进虚拟世界”,而是更接近于汽车上的AR HUD。即通过悬浮式的图标和文字,在不干扰用户对于现实世界视觉感知的前提下,提供额外的信息提示、导航、音乐、翻译等功能。
当然,与大多数的智能眼镜设备一样,StarV Air2镜腿部分也集成了电池、主板,以及定向式的扬声器,并且除了电源键之外,它还提供了一枚可以按下的滚轮键,来作为机身上的主要物理交互手段。其实这种俗称“飞梭”的按键设计,曾在2000年左右于随身听、手机等产品上颇为流行,不知道StarV Air2的设计师是不是与我们三易生活一样都非常怀旧。
接下来,我们要提到StarV Air2在外观上的三个小细节,它们之中有的处理颇为精巧、但也有让人感觉稍显遗憾之处。
首先是StarV Air2的鼻托。与其他智能眼镜相比,StarV Air2采用了不可更换的鼻托设计。尽管默认的鼻托对于我们而言觉得还是很舒适的,但如果能多提供几幅不同大小的鼻托,或许会满足不同体型用户的需求。
其次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StarV Air2采用了钛合金的转轴设计。不得不说,这就是现代消费电子厂商的优势所在了,毕竟钛合金的镜架或转轴对于传统眼镜厂商来说可能已经挺高科技的,但消费电子厂商连钛合金的折叠屏转轴都能做出来,拿同样的材质来做个眼镜转轴显然更不是什么难事。
最后,StarV Air2将充电接口设计在了镜腿的末端。虽然对于智能眼镜这类产品而言其实是个非常常见的设计,但裸露在外的USB接口还是让人感觉稍显“糙”了点。无论是从防水性、还是考虑到镜腿的结构强度,这样的设计可能都不够完美。要是能够换成镜架上的磁吸触点充电或感应充电,对于机身质感或许还能有进一步的提升作用。
【【【佩戴感受和其他:轻便不夹头,双眼光波导投影】】】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StarV Air2在佩戴、显示、音质等方面的使用体验。
作为一款明显有着超轻薄体型的智能眼镜产品,StarV Air2在佩戴上给我们的感受与那些不带显示功能的纯“音频眼镜”,几乎没有什么差异。44g的整机重量再加上仅有1N的镜腿夹紧力度,即便是持续佩戴数个小时,也完全不会有它很重或是“夹头”的感觉。
当然,这同时也就意味着StarV Air2不算是那种佩戴特别“牢固”的智能眼镜。所以如果是打算佩戴它进行剧烈运动,可能还得需要一些辅助的固定手段。
那么StarV Air2作为一款“带屏智能眼镜”,实际显示效果如何呢?老实说,因为它采用的双眼显示机制,这就意味着我们其实很难为大家拍出近似佩戴者的观感效果。但与其他AR智能眼镜相比,StarV Air2这两块光波导屏幕的惊喜还不少。
一方面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StarV Air2的MicroLED屏幕等效亮度可达2000nit。就我们的实际体验来说,哪怕是在阳光强烈的室外,佩戴时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投影出的文字和图像,完全不会有屏幕亮度不够所导致内容难以辨识的问题。
另一方面,StarV Air2的屏幕也并非一直都恒定在如此高的亮度下,在它双目镜框中间的那个小“点”,便是其光线感应器的所在,因此StarV Air2可以自动根据环境光线来调整屏幕显示效果。比如在从室外突然进入室内或隧道时,它的屏幕立刻就会变暗,不会有刺眼的担忧。
最为重要的是,StarV Air2屏幕所显示出的投影内容,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是“一大块”。它几乎所有的界面都采用了“空心”的线条勾勒设计,再加上大多数的图标都不大,且位置也不会遮挡在视线的正中心区域。
典型的“主屏”界面
导航时的界面(黑色的部分即为透明显示)
因此完全可以透过其镜片正常地观察到外部环境,顶多只会在视线的中下方或左上方区域“出现”额外的文字和图标(比如导航罗盘)提示。这种叠加在现实世界上的“补充信息”式UI设计,可以说很好地体现了StarV Air2作为一款“日用型AR眼镜”的定位。它绝非那种直接夺取视野的“娱乐伙伴”,而更像是自己视力的一种“赛博延伸”。
不过要说StarV Air2有没有槽点,其实还是有的,并且主要体现在StarV Air2的扬声器效果上。尽管与官方宣称的一样,StarV Air2拥有智能眼镜里少见的三频均衡、且带防漏音设计的耳挂式扬声器,但不得不说,它的扬声器声音着实有点小。在我们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真要用它在嘈杂的室外环境听歌或打电话,就几乎要将音量开到最大才能有足够的响度,否则很容易就会被淹没在环境噪音里。
【【【功能体验:翻译和转录意外好用,地图仍有改进空间】】】
说了这么多,就该来看看StarV Air2“实际能做什么”,以及用起来的体验到底如何了。
在StarV Air2的官方APP里可清楚地看到,它目前的几大主打功能。除了可以发挥类似“音频眼镜”的音乐播放、接打电话等功用外,还可以通过那两块“光波导”投影镜片,实现叠加在现实视界上的导航、翻译、记事等功能。
不难发现,StarV Air2的绝大多数功能,本质上靠的都是“录音+语音(辨识)转文字+翻译”这一套机制来实现。这也就意味着它是否真正实用的关键,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麦克风的准确性,以及语音辨识算法的可靠性。
我们测试了两个场景,一个是对专业历史内容进行语音识别、并转写。从结论来说,除了极冷门的货币单位之类的细节无法准确识别外,对于大多数的语音内容,StarV Air2都可以进行清晰的录制和文字转写记录。
在另一场景中,我们让StarV Air2尝试同传翻译航空专业的视频录音,从结果来说,它的表现也超出了预期。事实上,它的识别和翻译准确度达到了90%以上,考虑到这还不是事后的录音解析、而是即时同传翻译的结果,可以说StarV Air2作为一种相当“隐蔽”的同传翻译设备,具备极高的实用度。
除了这些需要联网、基于语音识别的主要功能之外,提词器和导航可能也是很多朋友看中这款AR眼镜的原因。不过就我们的实测体验来说,它在这两个场景的表现并没有那么令人惊艳。
在提词器模式下,StarV Air2的主要问题在于,它所能提供的语速并不够快。即便已经将自动翻页的字数设定到了最大,其所对应的朗读速度也依然显著慢于当下大多数短视频录制场景常见的语速。根据官方信息显示,如果想要实现更快的提词翻页速度,那么就只能要么手动操控眼镜上的滚轮,要么就要额外购买StarV Ring2智能指环来作为“遥控器”使用。
在导航场景中,我们注意到StarV Air2似乎更偏向于驾驶导航,因为它甚至能够提供驾驶场景的路口放大图显示。但对于步行或骑行导航,它的表现则没有那么贴心,特别是在涉及到同向、且紧挨着的岔路(如天桥、隧道)时,StarV Air2还不能给出即时的提醒。
此外我们注意到,StarV Air2目前的语音助手功能已经引入了基于大模型的深度思考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语音助手的交互“亲切度”,但由于深度思考会产生大量文本内容,而其文字显示区域实际上是比较小的,所以反而会使得我们在提问之后,常常被迫看到AI给出一长串、不断翻页的“思考内容”,而不是直接给出最终的结论。
【【【总结:虽然并非最强,但可能是最正确的方向】】】
讲真,自从多年前的Google Glass开始,整个智能眼镜行业在产品形态、功能、交互方式等方面,已经做过了许许多多的探索。而且各大厂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真正达成什么“一致意见”。
正因如此,我们敢说,不管是对于此前已经接触过“智能眼镜”的用户、还是想要尝鲜的朋友来说,StarV Air2可能都不会被看作是目前市面上最“高配”的这类产品。毕竟,它在客观上并不带有拍摄功能、也没有高分辨率高刷新率的彩屏,甚至音频部分的表现在我们看来,也远没有达到开放式非入耳耳机的高端水准。
但是在考虑到“智能眼镜”的外界观感,以及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融合度”时,便不难发现StarV Air2这种极简、不遮挡现实视界的显示设计,以及它那些非常靠谱的语音交互功能,很可能反而是目前智能眼镜行业中,最符合普通消费者日常佩戴使用需求的设计典范。
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说,也只有这种能够让人“长戴”、“常用”的智能眼镜,才有可能真正增进他人对于这种产品形态的接受度。并真正有助于让AR眼镜和智能手机、其他更多的智能可穿戴产品(比如它配套的智能戒指)形成有机融合的“生态”,从而让更多消费者形成使用习惯,并最终促进整个行业的技术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