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开口提条件,中方没台阶下,日本主动接盘:中国不买我买

国际 04-28 阅读:0 评论:0

特朗普频频释放想与中国达成协议的想法,偏偏中国一眼识破了美国的阴谋,表示一边表示要与中国达成协议,一边又不断搞极限施压,这是行不通的。

当下的特朗普,可谓是进退两难,戏剧性的是,美日新一轮谈判在即,日方透露出,正探讨增加美国玉米的进口量。

关键问题迎刃而出,为何日本要主动接盘中国不要的玉米?日本这是打算无视中国警告,加入所谓的“反华关税联盟”吗?

日本成特朗普新目标?

此前,跟着美国吃香喝辣的时候,日本尚且还可以跟随美国的脚步,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断供先进芯片。

如今美国自身危机重重,悍然发动的这轮关税战,不仅将美国置于尴尬的处境,连带美国的盟友,都陷入了漩涡之中。

依据日本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2024年度日本对外出口贸易总额达108万亿日元。

从出口市场的具体构成来看,日本对美国出口贸易规模为21.3万亿日元,占据其出口总额的显著比例;

同期,日本对华出口贸易额为18.9万亿日元,亦构成其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日本出口贸易格局而言,中国与美国市场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二者并非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替代性选项。

从经济逻辑与贸易现实维度考量,中美市场在产业关联性、消费需求规模及贸易互补性等方面均具有独特优势,日本若丧失其中任一市场,均将对其出口贸易规模、产业链稳定性及经济增长动能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冲击,并造成显著的经济损失与市场机会成本。

当下,特朗普悍然发动的关税战,屡屡在中国那碰壁,针对其已经与中国在对话的言论,中国官方更是直截了当拆穿了特朗普的把戏,表示中美并未就关税问题进谈判。

对于好面子的特朗普来说,现如今美国还未到不能忍受的那一步,这意味着,短时间内,特朗普恐怕不会轻易拨动中国的电话,中美对峙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但是一个不可疏忽的事实是,中美之间高额的关税,对于彼此来说,都是考验。

于中国而言,中国出口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于美国而言,农产品堆积和进口产品不足的问题。

聚焦于美国大豆贸易领域,中国长期占据美国大豆出口市场的核心地位,是其最大出口目的国。

从贸易数据来看,美国大豆出口量中约半数流向中国市场,这一结构性特征凸显了中国市场对美国大豆产业的关键支撑作用。

以2024年为例,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总额高达128.4亿美元,该贸易规模不仅体现中美农业贸易的深度绑定,更成为美国大豆产业经济链条中不可替代的利润来源。

在当前中美贸易关系面临关税壁垒升级压力的背景下,若双方未能通过谈判机制实现关税调降,美国大豆出口商将面临需求端萎缩与成本端挤压的双重困境,其产业利益将遭受系统性冲击。

在此情境下,在美日谈判前夕,日本正探讨增加美国玉米、大豆的进口量,以此来作为有效筹码。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买

日本此举,对于特朗普而言,无疑有着缓解燃眉之急的作用,但是中日市场,并不能相提并论。

言外之意,即使日本能以此为筹码,但对于特朗普来说,显然是不够的,而特朗普政府的目的,也非常显而易见,那就是施压盟友,与美国组成所谓的“反华关税联盟”。

从这个角度出发,日本若要满足特朗普的胃口,恐怕付出的代价可不仅仅只是多进口玉米和大豆。

实际上,日本宜重温中方立场:中国多次阐明,美方若执意以对抗手段施压,中方将坚决应对;若愿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中方始终秉持开放态度,但前提是谈判须基于平等、相互尊重与互利共赢原则。

其中,“平等”原则尤为关键——特朗普政府拒绝在平等框架下开展磋商,或为中美对话停滞的主因。

部分国家比如日本主动寻求对美谈判,实质上已默认自身处于被动地位,客观上纵容了美方单边主义行径,通过单方面让步维系对美经贸关系。

日本如今这进退两难局面,再次验证了中国当初的选择是有多么明智以及伟人的智慧。

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中方奉陪到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