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金还是全回了
4月23日,某信托做的葱省qd政信信托项目,完成最后一笔20%的本金兑付,至此,该项目已兑付完全部本金。
该项目成立于2022年,规模5个亿,因平台流动性问题,从2023年开始出现延期。
之后经过两年的协商等方式,最终本金共分为四期完成全额兑付。
这种情况并非孤例,就在4月份,延期5年的公园省某信托政信项目也完成了本息的兑付,去年12月,该信托在公园省的另一政信项目,同样完成了本息兑付。
从以上以及以往案例看,非标城投至少目前,依旧保持住了哪怕延期,仍旧能保住本金的惯例。
买非标城投即便有延期风险,即便是遇到了延期,至少本金还在,哪怕等待个三五载,也还有个逾期利息,尽管可能比较少,但也好过没有。因此即便是再烂的城投,总也好过雷了的P2P平台,至少它不会跑路,也不会不认账,顶多就是拖的时间久点。
哪怕是我们遇到的最困难的葱省非标,也还是有动静的,陆陆续续都在解决。
像BH区那个地方,每个月都还在付息,发点菜钱,证明事情是有在推进的。
还有另外一区域的定融,去年到今年,都还是在按时付息,催的比较急的那部分人,比如走司法程序,走诉讼路子的,本金也都付了一部分,甚至有几个都安全下车,本息都全回了。
当然最困难的还是G地H平台,这家比较麻烦,有点油盐不进的意味,哪怕是走诉讼路子的,也不太好使。就算是使劲浑身解数,平台没钱,再折腾也是白搭。但是吧,这家在春节时,还是有付过一笔利息,多多少少能有点安抚作用,钱多钱少的,主要还是表明平台的态度,只要认账,一切都好说。
整体来说,最困难的葱地,也并非是完全躺平,也还是陆陆续续有解决的动静,大部分都还是在努力化债,只不过解决起来还需要时间。
未来两三年内,化债依旧是大趋势,在化债的大背景下,一些化债资金的到位,加上今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大环境的改善,也会缓解平台的流动性紧张。
有可能一些高风险区域,经过一两年的化债,部分存量的结清,就变成了中高风险区域;
一些中风险区域,经过两三年的化债,转变成中低风险区域;
而低风险区域,经过两三年的化债,风险可能进一步降低,甚至化没了。
没有风险,意味着要么产品极少,要么就干脆没产品了。
因此化债,好处明显,平台流动性改善,一些延期产品也能得到解决,投资人能安全下车,同时区域风险也能降低,融资成本也会跟着降。
但化债力度太猛,对投资人来说,也不是一味都是好的,化得太猛,可能存量提前结清,增量也被限制,产品没了,债务清零,那就没得玩了。
因此“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情况,于投资人而言或许才是最有利的,允许有适当风险,才会有风险溢价,同时风险被关在盒子里,又折腾不出大乱子,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只不过短时间内,想要化清债务,也不现实,总有手头紧的,现实是按下葫芦又起了瓢。
当然我们也期待,在化债的大背景下,葱地的平台也都能有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