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Deep Seek打响中国反击第一枪,美国企业是时候付出代价了
据彭博社新闻报道称,中国深度求索公司(Deep Seek)的出现,不仅向人工智能领域证明了开发ai技术不一定需要投入数十亿美元的巨额资金,而且还成功激活了沉寂已久的中国科技行业,让中国芯片技术迎来了大爆发时期。随着中国技术的井喷,现在可能是open ai、英伟达这些美国巨头公司需要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抢占海外市场在deepseek以557万美元的训练成本开发出V3大模型之后,其推理性能与花费巨额资金的GPT-4o不相上下。但是GPT4的整体训练资源高达1亿美元以上,deepseek这种低成本高算力的大模型技术上市之后,颠覆了由美国企业所开创的硬件为王的时代。

ai算力芯片的供应商英伟达,其股价单日暴跌17%,市值蒸发约为6000亿美元。除去英伟达,还有美国的博通、AMD、微软等企业均出现了大面积的股价下跌。
deepseek的突然爆发,直接引起了国际投资者对于美国ai企业的质疑。既然中国的初创公司可以用旧芯片和少量的成本实现比肩于美国老牌ai公司的技术水平,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美国的相关企业已经出现了技术落后的情况。
美国雅虎财经发布相关新闻称,deepseek让美国华尔街对人工智能的投资热潮感觉到紧张。

美国CNBC和《时代杂志》也针对此次情况发布了相关报道,deepseek引发了科技股市的大混乱,美国人工智能的科技股票在deepseek的冲击下,开始大幅度抛售。


deepseek的出现,不但引起了美国ai领域的动荡,而且还给国内的科技企业指明了下一个技术竞争的方向,促进了国内ai大模型技术的全面爆发。
百度公司推出文心大模型X1,与deepseek的R1大模型在推理上面进行技术竞争。阿里巴巴也推出了自家的ai智能体和推理模型的技术升级款,就连美团公司也宣布将会在ai领域投入数十亿美元开发自家的ai大模型技术。
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竞争,顺势推动了这些来自于中国的ai大模型技术在国际市场上面进行蔓延。尽管一些来自于中国公司的ai大模型还并没有达到美国ai公司的水平,但是中国大模型产品的井喷式出现,给了美国科技公司极大的精神压力。

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的open ai,open ai作为GPT的母公司,其发展策略采用了先开源后闭源的模式。但是在deepseek将大模型技术全部开源之后,open ai也宣布会视情况将自家的部分技术对外开放,找寻一个技术平衡点。
deepseek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英伟达算力芯片的价格,美国生成式ai服务平台Vectara的创始人兼CEO Amr Awadallah对此表示:如果中国DeepSeek这种低成本模式被业内的同行复制成功,那么这将会压缩英伟达的利润空间,其估值必然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动荡。
打击海外市场Amr Awadallah还发出警告,在过去的几年内,中国企业凭借着快速的技术发展和强盛的制造能力,已经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多个产品领域实现了高水平低售价的产品出口模式,这种模式正在席卷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对手。如今,中国的这种技术模式,正在人工智能领域当中再次出现。
中国的ai技术并不只是推出一两个大模型产品这么简单,其背后正在打造一个全新的技术生态。

在此之前,国际ai技术的核心领导者是英伟达所开发的CUDA技术生态。依靠英伟达推出的ai算力芯片作为硬件基础,然后进行整体的ai技术训练。英伟达所主导的CUDA生态,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可以将一个应用在娱乐领域的显卡,转变为应用在大数据运算的算力芯片,技术生态完善、而且达到了一定程度的规模化。

在deepseek宣布将自家的大模型技术进行开源之后,来自于中国的ai技术正在被全球范围内的企业进行复制使用。这些企业和开发者,可以免费使用中国的ai技术,并且可以根据自家的需要进行技术调整。
这种纯开源的技术模式,正在一点点冲击英伟达建立起来的CUDA生态。并且deepseek大模型也接入了华为昇腾平台与AMD平台,开始对英伟达与open ai发起技术挑战。

国际科技投资者 Balaji Srinivasan也对中国的ai技术发展提出了专业性的看法,随着中国在硬件方面的优势不断显现,ai模型的价格不但会越来越便宜,而且获取这些大模型的门槛也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并且他还在美国社交平台X上发表了相关帖子称:中国正在对人工智能采取其一贯的策略:学习、模仿、优化,然后以低价和巨大的规模将所有的竞争对手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