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这次扇贝没溜号,可业绩咋还 “躺平”了?
海闻社观察“大家猜猜,今年扇贝跑不跑?”“买这个的都是赌徒,赌扇贝回游?”每到年报季,獐子岛的扇贝总会引发网友调侃,今年,扇贝跑了没?答案是没跑,不过,业绩表现不怎么样,2024年,獐子岛实现营业收入15.83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191.26万元,同比分别下降5.66%和355.15%,扣非净利润亏损1.13亿元,同比下降3276.09%。
其实,早在1月份,獐子岛就预告过了,说自己业绩没那么惨,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240万元至480万元,扣非净利润为亏损9000万元至9800万元。当然这样的业绩对习惯了獐子岛忽悠的股民来说,显然是不太信的。果然,獐子岛自己修正了预告,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规模为2187万元,扣非净利润-1.13亿元。
公司称,部分产品销量、价格下降、存量客户订单减少,以及养殖海域高温、盐度偏低、养殖成活率低等因素,直接导致公司计提了减值准备。
业绩大“翻车”
每年年报季,獐子岛的投资者们就像等着开奖的彩民,最心心念念的问题永远是:“咱家扇贝还好吗?”2024 年,带着这份忐忑,獐子岛的业绩 “盲盒””缓缓打开。
1 月中旬,公司先来了个 “预告暴击”: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 240 万- 480 万元,扣非净利润更是亏得离谱,9000 万- 9800 万元!这还没完,4 月中旬又上演 “剧情反转”,亏损直接升级,归母净利润亏 2187 万元,扣非净利润亏 1.13 亿元!
到了 4 月 25 日晚上,年报正式 “出炉”,营业收入 15.83 亿元,归母净利润亏 2191.26 万元,同比下降 355.15%,扣非净利润亏 1.13 亿元,同比下降 3276.09%!这数据,简直是坐过山车式下跌,把 “水产第一股”的面子都快跌没了,转型之路那叫一个“步步惊心”。
再看看它的三大主营业务,水产养殖、加工和贸易,去年营业收入全!都!下!降!养殖业务毛利率更是从正数 10.07% 直接跌到负数 -15.93%,这操作,比坐滑梯还刺激。虽说销量涨了,但收入却降了,就好比薄利多销玩砸了,在消费市场不景气、低端产品疯狂“卷价格”的大环境下,獐子岛的产品直接被“卷”到没脾气。

好在今年一季度,獐子岛终于支棱了一把,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都有了起色,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10亿元,同比增长11.13%;归母净利润为-156.13万元,同比增长77.7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66.34万元,同比增长69.92%。可这点“小回血”,对于深陷泥潭的它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扇贝的“魔幻”命运
说起獐子岛,“扇贝跑了”“扇贝饿死了”这些梗简直比它家产品还出名。经历了被监管调查、原董事长“进去了”等一系列“惊天大瓜”,獐子岛也算是痛定思痛,拓展了不少产品品类。可虾夷扇贝依旧是“当家花旦”,2024 年还实现了 9.96% 的收入增长,在一众品类里“一枝独秀”。

但扇贝这玩意儿,仿佛被施了“魔咒”。1 月 18 日,官方宣布对底播虾夷扇贝进行资源调查,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全是 “雷”!2021 - 2023 年投苗的底播扇贝,分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97.91 万元、99.20 万元、990.37 万元,合计 1487.48 万元!这一通操作下来,公司资产减值损失高达 -3636.32 万元,占利润总额的 219.28%,扇贝没跑,但把利润 “跑”没了!
獐子岛那可是“老江湖”了,上世纪 50 年代就成立了,2006 年还成功上市,成了“水产第一股”。靠着 140 万亩海域搞底播养殖,风光无限,结果后来因为财务造假,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2022 年大连国资“英雄救美”,盐化集团拿下控制权,前两年靠着卖资产,獐子岛勉强实现扭亏。2024 年,它又把原鲍鱼厂、育苗厂和部分海域使用权挂牌出售,最后被控股股东“接盘”,虽说捞了一笔,但这点钱,对于它那高达 21.73 亿元的负债来说,就是九牛一毛。账面上就 6.04 亿元资金,短期借款却有 17.02 亿元,还有一堆到期债务,资产负债率高达 95.76%,这财务状况,简直是“命悬一线”。
为了破局,獐子岛也没少折腾,搞预制菜、调整业务板块、换管理层、优化股权结构,一顿操作猛如虎,可效果嘛…… 还有待观察。如今刘德伟董事长“接过大旗”,獐子岛能不能摆脱困境,上演“逆风翻盘”的戏码,咱们就拭目以待吧!毕竟,大家都等着看它能不能把这“烫手山芋”变成“香饽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