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茶魁首,太平猴魁茶

推荐 05-06 阅读:16 评论:0

太平猴魁为一种细嫩烘青,历史名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太平湖畔的猴坑一带,是安徽省特产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安徽太平县(现为黄山市黄山区)产茶历史可追溯到明朝以前。猴坑一带所产的尖茶,外形魁伟,品质最好,号称尖茶的魁首,故名“魁尖”,亦有叫“奎尖”的,渐负盛名。清末南京“太平春”、“江南春”、“叶长春”等茶庄,纷纷到太平产区设茶号收购加工尖茶。运销南京等地。“江南春”茶庄从尖茶中拣出幼嫩芽叶作为优质尖茶应市,一举成功。“叶长春”茶庄派人到产地定货,发现猴坑所产魁尖特优,就委托茶农王元志选取少量从坐南朝北的山上采下的鲜叶,精细加工,并用锡罐盛装,运往南京高价销售。因其品质超出魁尖,在色泽、白毫、香气、滋味等方面都有区别特冠以猴坑地名,叫“猴魁”。

由于“猴魁”名称饶有风趣,品质极好,引起饮用者的极大兴趣,茶商纷纷定货,工艺不断改进,品质日臻完美。1912年在南京南洋劝业场和农商部产品展出,获优等产品奖。1915年在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荣膺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1916年参加江苏省的展览会,也获一等金牌奖。从此太平猴魁蜚声中外茶叶市场。1959年被评为十大名茶之一,以后在全国性的名茶评比会上多次获全国名茶荣誉称号。太平猴魁所产之地猴坑地处黄山山脉,群山环抱,兰花遍野,采制猴魁之时,正是兰花开花吐芳,幽香四溢之季,对猴魁的品质形成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

猴魁加工分杀青与烘干两道工序。烘干时要轻轻捺压茶叶以便形成平扁挺直,两叶抱一芽的外形。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在我国名茶中独具一格,外形肥大(长约4厘米),挺直有锋,二叶抱一芽似含苞的兰花,色泽苍绿,主脉暗红(俗称红丝线),花香高爽,具独特的“猴韵”,味醇鲜浓,经久耐泡。冲泡三四次滋味不减,兰香犹存,使许多人念念以求,饮后难以忘怀。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