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警督警衔程鹏立4次一等功 12次二等 17次三等功 荣誉证书14斤重

历史 05-04 阅读:22 评论:0

五年,他抓获网上在逃人员276名、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00余起、破获毒品案件93起、查获毒品海洛因6000余克。

兰州火车站穹顶下,程鹏的皮鞋与大理石地面碰撞出特有的节奏。这位年过五旬的老警察行走在熙攘人群中,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每一张面孔,三十四年的从警生涯在他眉宇间刻下沟壑,却未曾磨灭那双能洞穿伪装的眼睛。他胸前的四枚一等功勋章在制服的暗影里若隐若现,宛如西北夜空永不坠落的星辰。

一、钢轨淬锋刃

1989年的冬天,从汽车兵转业的程鹏第一次踏上兰州站台。零下15度的寒风中,他裹着不合身的棉警服,在蒸汽机车的浓雾里追捕逃票惯犯。彼时的陇海线日均发送旅客12万人次,扒窃案发率高达每日37起。这个湖北汉子用三个月摸清全国铁路犯罪地图,将各省流窜犯的作案特征编成《乘警识贼十二诀》,令当年站车发案率骤降43%。

1999年深秋的黄昏,程鹏在候车室嗅到异样气息——两名包头巾妇女的瞳孔在瞥见警服时骤然收缩。在警务室里,当藏匿在卫生巾包装中的375克海洛因被搜出时,其中一人突然咬破衣领,暗藏的刀片直刺程鹏咽喉。电光火石间,程鹏用警校格斗课练就的肌肉记忆反扣其腕,却在制服另一人时被注射器扎穿手掌。这场缴获23公斤毒品的战役,让他的右手掌纹永远缺失了三条。

二、血火锻忠魂

新千年的曙光中,程鹏的伤痕化作勋章。2003年春运首日,他如往常般巡视第三候车厅,突然锁定人群中某个不断调整腰带位置的男子。在对方手指触碰到改装射钉枪的瞬间,程鹏已用擒拿术将其按倒在地。这个被七省通缉的枪贩,皮带暗格里藏着的微型图纸,最终牵扯出横跨西北五省的制枪网络。专案组在贺兰山废弃矿洞起获217支土制枪支时,发现程鹏早将犯罪团伙的物流特征整理成32页研判报告。

最惊心动魄的较量发生在黄河铁桥下的追击战。某贩毒集团首脑在围捕中跳上货运列车,程鹏抓着车厢把手悬挂在时速80公里的列车上,与持刀歹徒在十厘米宽的踏脚架上搏斗。当增援警力在二十公里外的编组站堵住列车时,他左肋插着折断的匕首,右手仍死死扣着毒贩的咽喉。这次行动缴获的84式火箭筒,至今陈列在公安部物证馆。

三、暗战织天网

升任技侦大队长后,程鹏将战场转向数据洪流。他带领团队开发的"铁路犯罪预警系统",通过17万个摄像头捕捉微表情,在郑州站成功预判并阻止了震惊全国的"3·14"纵火未遂案。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他发明的"健康码异常人员轨迹回溯算法",在七十二小时内锁定某阳性感染者换乘的三趟列车,避免了一场重大公共卫生危机。

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战场上,这位老警察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为破解新型毒品"邮票"的运输链条,他自学暗网爬虫技术,在某个比特币论坛锁定关键线索,最终在高铁快运包裹中查获伪装成文创贴纸的LSD致幻剂2.3万片。俄罗斯内务部专家观摩其电子取证流程后感叹:"他大脑里的刑侦数据库,抵得上三个情报分析中心。"

四、薪火照征途

如今,程鹏的七公斤荣誉证书锁在兰州铁路公安局陈列室,而他依然坚持每日三万步的巡逻。在带教年轻警员时,他总爱指着天桥下的盲区说:"真正的猎手要读懂沉默的线索。"2023年追逃专项行动中,他凭借候车室垃圾桶里半张皱巴巴的车票,揪出整容潜逃十七年的灭门案主犯。

当夕阳将兰州西站镀成金色,程鹏会站在当年抓获第一个毒贩的位置,凝视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在他身后,新型人脸识别系统正以每秒万亿次的计算力守护平安,而这位老警察始终相信,再精密的算法也替代不了警察的直觉与热血。就像他破损的警官证里夹着的字条所写:"所谓传奇,不过是把每个平凡日夜铸成盾牌。"

从蒸汽机车到复兴号,从纸质通缉令到大数据围捕,程鹏用半生时光在钢铁动脉上书写守护者的史诗。当G318次列车载着新的故事驶向远方,铁轨的震动中仍回响着永不褪色的誓言——这或许就是对"人民公安"四字最炽热的注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