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还未登机,普京9字定调中俄关系,庆典阵容已定,美很不喜欢

娱乐 05-06 阅读:70 评论:0

“中俄关系是深层次、具有战略性意义的。”

每年的5月9日,俄罗斯红场都要举行胜利日阅兵,这不仅是为了纪念二战的胜利,也是为了给全球大秀“肌肉”。

而2025年的阅兵尤为特殊,首先俄乌冲突还未解决,国际贸易上又被特朗普搅成一锅粥,中美关税局势紧张得像绷紧的弦。

就在这当口,俄罗斯总统普京用九个字,为中俄关系定下了基调,如今中方还未登机,美国怕是就要坐不住了!

红场阅兵既是纪念,也是亮剑

马上就到俄罗斯红场阅兵的时候了,2025年的阅兵规模依然不小,预计有超万人参与,阵容从士兵方阵到重型装备。

彩排已经透露出不少亮点,比如二战时期的传奇坦克T-34将再次亮相,这款坦克当年可是苏军的主力,横扫战场,堪称“战神”。

不过它毕竟是老古董,有人担心乌克兰可能会借机炒作,说什么“俄军现代化装备不够用了,只能靠老坦克撑场面”。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俄罗斯这次可不是只靠“情怀”撑场子,阅兵上还将亮相一堆硬核的现代化装备,比如S-400防空系统,射程400公里,专门用来“盯紧”乌克兰方向。

“伊斯坎德尔”导弹,射程近2000公里,速度快到北约反导系统都追不上,还有“亚尔斯”洲际导弹,射程超过一万公里,覆盖美国全境,堪称压轴“大杀器”。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天竺葵-2”无人机。这家伙续航超2000公里,能带90公斤炸弹,关键是造价便宜,量产后还能更低。

想想看成群的无人机铺天盖地,哪个对手不头皮发麻?

这场阅兵的目的很明确:既是纪念二战胜利,也是向世界展示俄罗斯的军事肌肉。

尤其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俄罗斯想通过红场告诉所有人,我们不仅没被打垮,战斗力还很强!

更重要的是,阅兵还是个外交舞台,普京广邀宾客,据说超过20个国家的领导人会到场,其中就包括中国,这就让这场阅兵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军事展示。

中俄关系不是“玩虚的”

在阅兵前的纪录片里,普京用九个字给中俄关系下了定义:“深层次、具有战略意义”。

这话听起来简单,但分量很重。什么叫“深层次”?就是中俄合作不是表面上的客套,而是实打实的利益绑定。

什么叫“战略意义”?就是两国站在一起,能改变国际格局的那种硬核关系。

2023年,中俄贸易额已经飙到近2500亿美元,俄罗斯对中国出口了超1亿吨原油,是中国第二大原油供应商。

天然气方面,“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已经通气,每年能输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

这对俄罗斯来说,是实实在在的钱袋子;对中国来说,是能源安全的稳定保障,反观美俄贸易,2023年才30亿美元,简直是天壤之别。

更别提俄罗斯想搞活远东经济,中国的资金、技术、市场,都是最佳拍档。

再说外交上的默契,普京邀请中国领导人出席阅兵,中方虽然还没登机,这信号已经够明确了:中国支持俄罗斯!

这可不是简单的礼节性拜访,而是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延续,普京在纪录片里还说了,中俄关系“可靠、稳定”,能增强全球稳定性。

这话说得有底气,因为中俄合作不是西方那种被意识形态绑架的联盟,而是基于各自的战略需求,实实在在、互利共赢。

美国为何坐不住?

中俄关系越走越近,美国自然看得眼红,因为这直接打乱了美国的算盘,美国一直想离间中俄关系,甚至不惜在俄乌冲突中对俄罗斯抛点“橄榄枝”。

但普京不是傻子,他看得清楚:美国的“好意”大多是空头支票,即便美国在俄乌问题上偏袒俄罗斯,乌克兰也不会轻易让步,和谈还是遥遥无期。

更何况美国的政策翻脸比翻书还快,今天豁免制裁,明天可能加倍奉还,俄罗斯吃过这亏,自然不会把宝全押在华盛顿身上。

反过来,中俄合作的好处是实打实的,两国是邻居,经济互补,目标一致,中国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和战略后方,俄罗斯需要经济支持和外交靠山。

尤其在西方制裁下,俄罗斯更需要中国这个大市场来增强经济韧性,更关键的是,中俄站在一起,等于在对抗西方霸权上形成了“1+1>2”的效果,这让美国既忌惮又无奈。

还有个大背景,全球经济重心正在东移,普京提到,未来25年,七国集团(G7)的经济占比会持续下降,亚太地区将成为增长引擎。

中俄合作正好顺应了这个趋势,相比之下美国和俄罗斯远隔重洋,合作基础薄弱,地缘政治上也难有交集,难怪美国看到中俄走近,就急得跳脚。

参考资料:普京:中俄关系增强了全球稳定性 观察者网

莫斯科举行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式彩排 中国日报

俄罗斯阅兵超1万名军事人员参加,武器装备最新曝光 鲁中晨报

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仪仗分队将参加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 央视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