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对话:从母亲节之争到女娲祭典——怎样守护中华文化的“根”?

推荐 05-05 阅读:2 评论:0

邵瑞刚:河南省女娲母亲文化节委员会秘书长

王希有:河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秘书长

邵瑞刚:河南省西华县是全国唯一的娲皇故都,这里的女娲文化遗址群原始、厚重、独特、完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八,是全国民众祭祀、纪念中华始母女娲的日子。为祭奠女娲,我们首次举办了河南 西华乙巳年祭拜中华始母女娲典礼。

王希有:非常荣幸!我和河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的李占军副秘书长及广东、北京等地的文化界友人、企业家共同参与了农历三月十五早晨七点开始的2025年河南西华中华始母女娲祭拜典礼。

邵瑞刚:王秘书长,你看看今年各大手机运营商、电信运行商,在手机、电脑上的日历上标注的母亲节是中国的吗?企业商家印刷出版出售的台历、挂历、日历上,将今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5月11日标注为“母亲节”,是中国的吗?显然不是!竟然是美国的法定母亲节,误导国人,认“洋娘”过“洋节”,这到底是给谁站台?是不是具有极大的讽刺意味?

这是中国文化觉醒者提倡的母亲节日期吗?不是。

我们中国如今还没有法定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的“中华母亲节”,是不是有些遗憾?

美国利用他们的母亲节和父亲节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和入侵,无所不用其极。如受美国文化入侵的影响,国内中小学教材中一度竟然把鲁迅、岳飞、刘胡兰等中国脊梁移除,取而代之的是国外的人物。

当今​领导人曾经强调:(教材)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

“天下交争利,而国危矣!”竭泽而渔、透支资源短时间能够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发展,但我们还是要循环利用、生生不息。

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的杨叔子院士讲过:“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民族历史、没有民族精神,不打自垮!”

2004年,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最早提议创设“中华母亲节”。2006年12月,各地仁人志士积极行动起来,纷纷呼吁设立并举办母亲节。由于选取确立的母亲形象代表存在非常大争议,存在本位主义、各自为战,费心劳力颇多,事倍功半效果不佳。

2024年5月,海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原政委王成伦在全国各大网络平台发布了《当下社会上流行的“父亲节、母亲节”文化乱象剖析》的系列文章,该文明确揭示说“这些现象乱象,确确实实与我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中华孝文化大相径庭;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难以协调。各种乱象让人瞠目结舌、啼笑皆非!也让人惴惴不安、忧心忡忡!”他强烈呼吁:“建立以女娲为主的中华伟大母亲群体为形象代表的“中华母亲节”,是适合中华民族、中国人民需要的,与中华文化、中国文明一脉相承的,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最为可行性的思路和方案。”

我们河南省女娲母亲文化节委员会四年前发起了中华母亲节课题的研究,从形象代表上我们找到了一个海内外华人共同接受、认可的人物——中华始母女娲,提出全球华人一家亲、一条根。

今年4月12日(农历三月十五),我们克服重重困难,首次举办了河南·西华乙巳年祭拜中华始母女娲典礼。神圣而庄严!

王希有:女娲的始母地位,华人公认。祭拜中华始母女娲典礼,这在全国是第一次,非常了不起。这个时间节点非常重要,从2024年进入九紫离火运,接下来的20年是文化大运,会像二十年前进入房地产开发时代一样,文化会大振兴。

前几天,《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建设文化强国》就是一个信号!咱们国家提出文化自信,从国家层面呢,你们看你过去给别人讲传统文化的时候,别人没感觉;现在你不讲他还请你讲,这就是文化大运——文化产业将是最有希望和活力的朝阳产业。现在属于起步阶段,因为刚刚起运,运刚刚开始,你得允许它生长。

联系国运气运、从文化产业的前景,我非常认可这个事,完全可以做起来。那怎样做起来呢?我们所有参与的这些人呢,每个人都不能有私心、私利,要志同道合,要顺势而为,一定能成功。

西华县会因为女娲文化名扬全国,名扬全世界的。西华再也不能抱着厚重、独特的女娲文化资源这个金饭碗要饭吃了。

女娲文化挖掘出来,这是不得了的事,旅游有6个要素一一吃、住、行、游、购、娱。你想想哪个不赚钱,吃不赚钱吗?住不赚钱吗?吃住行、购物、娱乐都是GDP啊!

全国跟女娲相关的景区、研究会得携起手来搞联合,咱不要关起门来唱戏,那没有意思。各自为政、诸侯割据也做不起来,只能让国外的“母亲节”乘虚而入,主导中国社会。这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邵瑞刚:王秘书长,你讲的太对了,咱们不谋而合,“英雄所见略同”。全国约有260多处女娲文化遗址,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女娲造人、补天等神话传说,故事大同小异。大家都是女娲后人,都认同女娲是中华始母;这就为中华民族找到了共同的源头,天下华人一条根,全球华人一家亲。女娲还是中国人姓氏的起源,也是汉、苗、彝、壮、傣、瑶等 28个民族世代相传的始祖。这就为设立中华母亲节找到了全国各民族、各姓氏人民共同认可的中华母亲形象了。

王希有:4月11日下午到12日上午,中原大地经历了一场罕见的大风降温天气,河南省发布了大风黄色预警。这种天气,不是天不作美,而是感天动地——天地都为之动容!按照宗教界高人的解释,你们找到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根了。你看看,你们西华能够如期举行祭拜中华始母大典惊天地泣鬼神!风雨交加或者电闪雷鸣——这就是天垂象:感天动地!

(河南省女娲母亲文化节委员会)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网友评论

京都闻道阁

京都乘紫气窥天衍玄妙,闻道度涵关勘虚妄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