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长津湖战前,志司送来急电,宋时轮看后摔杯:麦克阿瑟太狂

历史 04-29 阅读:56 评论:0

1950年11月25日深夜,朝鲜半岛的盖马高原下起了暴雪,呼啸的北风裹挟着雪粒让人难以睁开眼睛。

此刻,志愿军第九兵团指挥所内,身为兵团司令员的宋时轮,以及副司令员陶勇、参谋长覃健几人围坐在火炉旁。

虽然入冬不久,但长津湖一带却宛如冰冻的“地狱”一般。

饶是在解放战争中大展拳脚的战斗英雄,在这样的鬼天气下也只能蜷缩着身体、畏畏缩缩地将手脚藏进衣服里。

就在这个时候,临时搭建的指挥所木板房的房门突然被推开,刺骨的寒风顺势在屋子里肆无忌惮地飘荡。

宋时轮颤抖着身子,猛地转过头来刚想发火,却看见一名脸色被冻得惨白的小战士、正迈着僵硬的步伐走过来。

很显然,木屋里虽然寒冷,但外面更是犹如冰窟。

想到这里,宋时轮压制住了心中的火气,赶紧将火炉上的水壶提起来,倒了一碗热水递上去。

小战士接过碗后,压根不在乎里面是滚烫的开水,连忙喝了一口。

“咳、咳……”

他猛烈地咳嗽起来,很明显是被烫得不轻,但相比于在零下四十多度环境下近乎冻僵的身子来说,这点烫伤不算什么。

缓和了一阵后,小战士的脸上恢复了血色。

他赶忙从棉衣内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纸:“司令员,我刚从志司总部回来,这是彭老总、邓华副司令让我带回来的,还特意交代您一定要看看”。

听说是彭老总让带来的,宋时轮疑惑的同时、也立马来了兴致。

九兵团指挥所距离大榆洞的志司足足200公里,彭老总有什么事情,直接发封电报、打个电话不就可以了嘛。

外面冰天雪地的,也不怕把这个送信的年轻人冻坏。

一边想着,宋时轮已经将那张纸展开,发现竟是一份美军作战公报的中文稿。

上面的内容并不长,只是两分钟的功夫,就足够看完了。

可当宋时轮的目光从文件上挪开时,脸色早已变得铁青,眼神中似乎燃起一团熊熊火焰。

看着他这副模样,一旁的陶勇、覃健等人颇为好奇。

就当他们想询问文件的内容时,愤怒的宋时轮却猛地将桌上还冒着热气的水杯掀翻在地。

“这个麦克阿瑟太狂了,简直就是个疯子!”

那么,这份文件上究竟写了什么,以至于让身为志愿军兵团司令员的宋时轮如此动怒、甚至还对麦克阿瑟破口大骂呢?

显然,这份文件是志司最先收到的,而彭德怀为何要让人将这份文件带回九兵团指挥所、并点名要宋时轮亲自看看呢?彭老总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要想解开其中的谜团,还要从狂妄自大的麦克阿瑟来到朝鲜开始说起。

麦克阿瑟出生于军人世家,曾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西点军校。

毕业之后,他从一名工程兵少尉晋升为正式准将,只用了短短17年时间。

二战结束后,他成为驻日盟军最高司令,简而言之就是凌驾于日本天皇之上的“太上皇”。

年少成名、仕途畅通,未必是一件好事,就拿麦克阿瑟来说,他的前半生可以用“顺风顺水”四个大字来形容,也使得他本就嚣张自傲的个性更加张扬。

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指挥着300多艘军舰、500余架飞机、以及4万多人的陆军,在朝鲜半岛西岸的仁川港登陆。

美军的加入,让朝鲜战场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一路高歌猛进的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

仁川登陆之后,麦克阿瑟在日本东京的广播讲话中这样说道:

“你(指金日成)的军队和发动战争潜力终将被摧毁,为了在执行联合国决议时能将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作为联合国军最高指挥,我呼吁你和你所指挥的在朝鲜境内的军队,立即放下武器,停止抵抗!”

由此可见,麦克阿瑟对于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是十分有信心的。

10月21日,朝鲜首都平壤失守了,这也让麦克阿瑟更加飘飘然起来。

他乘坐专机飞抵平壤的途中,兴奋地对驾驶员麦克·林奇说道:“我们将在感恩节(11月27日)前击败北朝鲜人,彻底结束战争,然后打道回府”。

可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是,中国会在朝鲜最危难的时刻伸出援手。

短短四天之后,也就是10月25日,彭德怀率领的志愿军先头部队便跨过了鸭绿江,随后在东、西两线与韩国部队打了一场遭遇战。

位于东线的42军,在黄草岭一带与韩军首都师、第三师不期而遇,激战胶着之际,美军陆战一师又前来增援。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42军佯装撤退,吸引着敌人大部队紧追不舍。

这个过程中,原本驻扎在上海的第九兵团奉命开始朝着朝鲜行进,进入半岛后便驻扎在盖马高原的长津湖地区。

此时的麦克阿瑟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迫切地需要一场歼灭志愿军主力部队的胜利来证明,自己才是战无不胜的。

于是,麦克阿瑟没有经过任何的考虑,便下令位于黄草岭的陆战一师、以及赴战岭的美七师抓紧前往长津湖,控制住左右两岸。

可在这个时候,“联合国军”司令部情报处长威洛比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根据情报看,中国军队正源源不断来到半岛,长津湖地区的兵力还是个未知数。如果不马上南撤,我们距离那里只有80英里的第10军、第8军团恐怕处境危险”。

而且,威洛比也大胆地猜测,志愿军42军并不是真正败退。

他们之所以后撤,就是为了把美军引到长津湖,在那里展开真正的决战。

然而,麦克阿瑟根本听不进威洛比的话。

他叼着烟斗,不屑一顾地问道:“你是说志愿军的大部队在那里?那他们有空军吗?”

威洛比摇了摇头,短暂的沉默后说道:“没有,但听说他们正在组建空军,或许已经初具规模”。

麦克阿瑟继续问道:“那他们有海军吗?”

“有口径达到155毫米的远程火炮吗?”

一连串的提问过后,威洛比皆是摇头。

谈到这里,麦克阿瑟捧腹大笑起来。

他还不忘伸出手拍着威洛比的肩膀:“你可以回去了,其实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一切情报都是多余的”。

虽然麦克阿瑟的自我感觉十分良好,但作为“联合国军”司令部参谋长的惠特尼,与威洛比持相同的态度。

为此,惠特尼还尝试着进行劝说,可一连几次都被麦克阿瑟打断。

1950年11月24日上午,麦克阿瑟为美第8军团举办了一场总攻前的动员仪式,并说道:“我希望我的士兵们能回家过圣诞节”。

而在他的授意下,“联合国军”司令部竟将作战计划、以新闻的方式发布了一份作战公报。

“联合国军在北朝鲜对新的赤色(新中国)精锐军的压缩包围现已临近关键时刻。10月25日上午,钳形攻势西段的第8军团将发动总攻,以完成包围并夹紧钳子,并消灭当面的敌人。东线的第10军已经占据有利地形,并将那里的敌占区一分为二,三日之内,也将按计划发起进攻。 假如此战成功,朝鲜战争将就此结束,朝鲜半岛也将恢复和平和统一。联合国军将迅速撤离,朝鲜人民将重新全权掌握国家主权,并将成为国际社会中平等的一员。这就是我们战斗的目标!”

这篇公报一经发布,立即在国际上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麦克阿瑟竟然透露了发起进攻的具体时间,这让他出尽了风头、博得了全世界的眼球。

可他没有预料到的是,正是因为这则公报,让他真正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不久之后,身在大榆洞志司总部的彭德怀就看到了这份报纸。

彭老总的脾气出了名的火爆,见麦克阿瑟如此嚣张,他当着邓华、洪学智、解方等一众高级将领的面拍了桌子。

“宋时轮的九兵团就位了吗?”

解方连忙回答:“他们早就在长津湖设伏了,美军的陆战一师、步兵七师也已经被42军引到了那附近”。

闻听此言,彭老总这才缓缓点了点头,轻声自顾自地呢喃道:“这场戏,就看你宋时轮怎么唱喽”。

彭德怀还特意让人把那份美军公报送到了第九兵团指挥部,就是为了勾起宋时轮心中的怒火,好在不久后的战斗中好好挫一挫敌人的锐气。

果不其然,当宋时轮看完这些内容,尤其是美军竟公然宣布了进攻时间,心中不由得怒火中烧起来。

“这个麦克阿瑟太猖狂了,简直就是个疯子!”

看着一旁的副司令员陶勇、参谋长覃健一脸不解的模样,他冷哼起来:“麦克阿瑟明知道咱们的大部队在长津湖设伏,还偏偏要当众公开进攻的时间,分明就是没把咱们放在眼里!”

而陶勇在扫了一眼公报内容后,也是咬牙切齿地说道:“三天之后咱们真刀真枪碰一碰,看不把麦克阿瑟这疯子打得满地找牙!”

11月27日夜晚,麦克阿瑟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然而,装备精良的美陆战一师朝着朝武坪里发起了两个多小时的猛烈进攻之后,竟被志愿军九兵团下属的27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身为美陆战一师师长的史密斯经过谨慎的判断后,决定不再遵从麦克阿瑟的进攻命令,率部在柳潭里一带坚守不出。

美七师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战斗刚打响、他们就被志愿军第20军分割成了五部分。

前线接连传来的消息,让麦克阿瑟蒙了。

尤其是当第八军团司令官沃克、以及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发来电报,询问接下来部队如何行动时,他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回复。

直到战斗打响的第二天凌晨,参谋长惠特尼看不下去了,伏在麦克阿瑟耳边轻声提醒道:“应该给那两位指挥官一些具体点儿的指令了”。

这时,麦克阿瑟才如梦初醒,纠结了半天才支支吾吾地说道:“八军团能守住平壤的话最好,守不住就抓紧南撤……第10军,就乘船撤到釜山港吧”。

虽然美军已经下达了撤退命令,但长津湖战役直到12月24日才完全结束,也就是说历时近一个月之久。

这场战役中,志愿军九兵团共计歼敌3.6万余人,但也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

在那片苦寒之地中,由于棉衣准备不充足,志愿军战士们大多是穿着单衣作战的,这也导致非战斗减员3.4万余人(其中冻死4000多人,冻伤近30000人)。

正是因为麦克阿瑟的自负、轻敌,导致长津湖战役失败,进而导致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美军完全失去了对“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控制,这让本就对麦克阿瑟不满的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更加难以接受这个局面。

这也为麦克阿瑟在不久之后被解除军职埋下了伏笔。

可以说,志愿军第九兵团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是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九兵团便被志司派到东海岸担任防御工作。

1952年6月,九兵团第26军回国。9月份时,23军、24军入朝,将九兵团下属的另外两支部队(20军、27军)替换下来。

而宋时轮也在1952年的秋天回国,担任解放军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委一职。

每当他回忆起长津湖战役的惨烈场景时,他总是会痛心疾首地说道:“如果当时有好的保暖装备和空中支援,战士们的牺牲不会那么大”。

晚年时,宋时轮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样一番话:

“长津湖的冰雪里,埋葬着中国军人的忠骨。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历史不应忘记。”

抗美援朝一战,打出了我们的国威、军威,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毛主席曾经说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正是因为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们以血肉之躯硬刚美军的飞机坦克,将他们打回到“三八线”以南,才让全世界真正意识到,现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腐朽落魄的清王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