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区违规修车引关注,涉事车主身份曝光,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汽车 05-05 阅读:25 评论:0

服务区,难道就成了“雁过拔毛”的黑店集中营,司机们就活该被宰吗?

2024年4月28日,湖南官庄服务区,一位货车司机大哥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车子半路抛锚,想着服务区好歹能提供点帮助,谁知道,刚想动手修修,窜出来几个红衣服的大汉,凶神恶煞地拦着不让修,这叫啥事儿?

说白了,这事儿要是搁谁身上,都得窝火。

车坏了,着急赶路,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结果愣是被当成“破坏规矩”的给拦了下来。

更离谱的是,你跟他理论,他还一副“我就这样,你能咋地”的表情,简直是欺人太甚!

你品,你细品,这事儿背后,肯定没那么简单。

要说这湖南高速,也不是第一次出幺蛾子了。

之前的“天价拖车”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最后虽然处理了,但你以为事情就结束了?

图样图森破!

这次的官庄服务区事件,不过是换了个“演员”,演了一出“禁止修车”的戏码罢了。

“天价拖车”是明抢,这“禁止修车”就是暗夺。

你想啊,不让你自己修,那你就只能找服务区的汽修店,人家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你不掏钱,车就趴窝在那儿,耽误的可是你自己的事儿。

这算盘,打得真叫一个精!

放眼全国,服务区乱象,那可真是“一抓一大把”。

河南的“高价烩面”,一碗面敢卖你68块,这不是抢钱吗?

江苏的“强制购物”,你不买东西,导游就跟你急眼,这不是绑架吗?

这些事儿,桩桩件件,都指向一个问题:服务区,咋就成了“宰客”的代名词了?

有人说,服务区是私人承包的,人家要赚钱,这可以理解。

但问题是,你赚钱也得有个底线吧?

不能为了赚钱,啥事儿都干得出来吧?

就拿这次的官庄服务区事件来说,汽修厂跳出来说,下架视频是因为“侵犯肖像权”,还说禁止司机自己修车是为了安全考虑,怕出事故他们担责任。

这话,你信吗?

反正我是不信。

如果真是为了安全考虑,那为啥不提供免费的维修指导?

为啥不提醒司机注意安全?

说白了,还不是怕司机自己修好了,他们赚不到钱吗?

这吃相,真够难看的!

还有知情人士爆料,说服务区承包经营模式,里面猫腻多得很。

承包商为了赚更多的钱,啥招都敢使,啥事儿都敢干。

难怪那个红衣服的工作人员那么嚣张,敢情是有“靠山”啊!

这“靠山”是谁?是服务区负责人?是当地监管部门?还是另有其人?

细思极恐啊!

好在官方已经表态,要介入调查,不会私下解决。

希望这次,能真正查个水落石出,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要解决服务区乱象,也不是啥难事。

关键是要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

让更多的经营者参与进来,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

也要加强监管,严惩违规行为。

对于那些敢于“宰客”的服务区,该罚款的罚款,该停业的停业,绝不姑息!

另外,相关部门也开始反思服务区经营模式,探索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

这的确是个好消息,有了竞争,服务质量自然会提升,价格也会更加合理。

对了,之前广东阳江服务区发生的小米汽车被恶意扎胎的事件,肇事者已经被绳之以法。

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安慰,至少说明,坏人终究会受到惩罚。

服务区本该是旅途中的港湾,是司机师傅们歇脚的地方。

如果变成了“黑店”,那真是让人寒心。

唉,但愿这次的官庄服务区事件,能成为一个转折点,让服务区回归其本来的面目。

至于未来会怎么样,谁知道呢?只能拭目以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