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到底封了多少王?这些王是怎么排位的,有什么权力?

历史 03-05 阅读:13514 评论:8

都清楚,在一个朝代里王爵极为尊贵,就算是起义军之中,能获王爵者也是少之又少。像闯王作为首领才自封王,其麾下多是将军头衔。就算在大一统王朝,王爵通常只封给宗室,多是死后追封荣耀,如徐达,活着封异姓王需有大功。

太平天国时期,封王现象极为泛滥。尤其到了末期,封王数量达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据不同记载,获封王爵者有一两千人。连手握实权的忠王李秀成,都觉得这般滥封是疯狂之举,其封王之盛,堪称无人能及。

【永安建制,先封五王】

起初,太平天国颇为克制。金田起义后,太平军攻城略地,队伍不断壮大。1851 年,为激励和吸引众人,洪秀全自封天王并开始封王。分封的有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他们是太平军核心。五王虽同时受封,却有等级之分,东、西王为一等,南、北王为二等,翼王是三等。

杨秀清和萧朝贵位列一等王,原因在于他们从一开始就追随洪秀全。在“拜上帝教”创立的初始阶段,二人贡献巨大。特别是杨秀清,招揽了众多信徒,凭借这些突出表现,他们自然得以名列一等王。

截至天京事变时,太平天国总共封了七个王,这些王爵含金量颇高。之后,燕王秦日纲、豫王胡以晃因战败,很快被东王杨秀清剥夺王爵,降为顶天燕、护天豫这两个奇特爵位,它们低于王爵却高于侯爵。

太平天国除七个王爵外,还有被称作天侯的侯爵。侯爵封赏较少且含金量高,像主持北伐、孤军挺至天津的林凤祥(靖胡侯)、李开芳(定胡侯),掌管太平天国行政系统的陈承瑢(兴国侯),杨秀清谋主卢贤拔(镇国侯)等,皆是地位高、功劳大之人。

太平天国里这些人物权高位重。当时太平天国实行军师负责制,这五王还兼任军师,他们与洪秀全共同掌握太平天国的最高统治权。就算是燕王、豫王这样的四等王,也都是能独当一面的统帅级将领。

彼时太平天国的爵位制度极为严格,封爵标准颇高,官爵体系十分完备。像职同、恩赏等都有一套严密的系统,其严谨程度远在清朝官爵体制之上,彰显出该制度在当时的严苛与规范。

【天京事变导致官爵体制泛滥化的开始】

太平天国前期,军政事务皆由军师操持,洪秀全退居幕后,鲜少处理朝政。冯云山、萧朝贵离世后,权力落入东王杨秀清之手。他与洪秀全矛盾渐深,不断削弱洪秀全权力,成了太平天国的实际掌权者。

此后,杨秀清妄图更进一步,逼洪秀全封其为“万岁”。洪秀全忍无可忍,又因陈承瑢告发杨秀清欲弑杀洪秀全,洪秀全遂密召在外征战的韦昌辉、秦日纲等人回天京除掉杨秀清。杨秀清死后,韦昌辉和秦日纲也被洪秀全清算,由此引发“天京事变”。

洪秀全汲取教训,为防再有权臣坐大,使出诸多手段来牵制和削弱势力,以免再出杨秀清这般人物。他将矛头首先指向回朝收拾残局的翼王石达开,此时石达开已称义王,是五王里仅有的实权王。洪秀全封兄长洪仁发为安王、洪仁达为福王,令他们与石达开相互制衡。

洪秀全的两位哥哥,论能力与资历,根本无法和早期五王相提并论。他们既难以获得太平天国将士的拥戴,又没实力制衡石达开。结果石达开领兵离开天京,本想另起炉灶,可脱离太平天国后,他的势力迅速分崩离析。

【李秀成的崛起】

石达开离开天京后,太平天国陷入危境。洪秀全启用李秀成、陈玉成等新一代人才,设立掌率会议制度。他让能力普通但忠心的蒙得恩掌权,派李秀成、陈玉成等能力卓越者实干,成功扭转危局,使太平天国得以延续,还封掌率会议几位成员为王,形成新五王。

李秀成能力超强,他先助力堂弟李世贤掌控天京北面军事大权,自己则把控天京南面军事。还推举曾因湘潭大败被边缘化的林绍章执掌天京中枢,举荐韦昌辉族弟韦俊进入掌率会议。至此,李秀成完全取代石达开,成为太平天国掌权者。

面对李秀成掌权,洪秀全曾扶持族弟洪仁玕,封其为干王以取代李秀成。然而洪仁玕被李秀成利用,不仅助力其夺取苏南,还致使安庆失陷、陈玉成阵亡,这让李秀成得以完成关键一步,彻底成为太平天国独揽实权之人。

【烂封王爵分权】

李秀成虽独揽大权,却忠于太平天国,这让洪秀全心生顾虑。为从李秀成处分权,太平天国开始滥封王爵。先是创设介于王与侯之间的某天燕、某天豫爵位,源自秦日纲和胡以晃的爵号;后又发明某天福、某天安、某天义等更高等级王爵。

即便采取了一些举措,也仅能刺激太平天国中下层骨干。于是,王爵这一大杀器登场,李秀成、陈玉成手下副将及部下先被封一字王爵。有王爵就得开府,权力颇大。为分权,洪秀全又封镇守地方王爵的幕僚、后勤人员为王爵,常百多人队伍有十几个侯爵,五六人小队负责人也是侯爵。

这么做的结果是封王可用的字短缺,只好发明新爵位。像列王,是第五等王号,没封号统一称列王,省去王爵前加字的方式,可仍不够用,又有“小王”(暂无资料佐证,可能未实行)。王爵泛滥使前期王爵含金量剧降,洪秀全为保已封王者地位,在王爵与天燕天侯等间添天将、朝将、主将等新爵,局面彻底失控。

太平天国时期王爵的发展变化历程

在1851年这一历史节点,相关方面做出了设立王爵的举措,此举措在当时的制度体系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或许对后续的权力架构、社会阶层划分等产生了相应影响。

在1853年这个时间点,当时的王爵序列里存在着侯爵这一爵位。侯爵作为王爵体系中的一部分,在这一年有着其既定的地位与相应的权责划分,在当时的社会阶层架构中扮演着特定角色。

1856 年的爵位体系包含王爵、燕爵、豫爵以及侯爵,这些不同等级的爵位各自代表着特定的身份与地位,在当时的社会结构中有着相应的意义与职能划分。

1859年时,爵位体系涵盖了王爵、义爵、安爵、福爵、燕爵、豫爵以及侯爵等不同等级的爵位。

1859 年之后,相关爵位依次为:王爵、天将、朝将、神将,还有义爵、安爵、福爵、燕爵、豫爵以及侯爵,这些爵位构成了特定时期的爵级体系。

有一些王爵所拥有的特定名号。这些名号代表着相应王爵的身份与地位,它们在历史、文化等领域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层级与秩序等状况。

忠诚拥护爱王黄崇发:于殿前司职的刑部又副秋僚秉持着顶天扶朝纲的信念,衷心爱戴王吉千岁。

恤王洪仁政,其职务为殿前工部正冬僚,身负顶天扶朝纲之重任,尊称为恤王利千岁,在相关职司中有着重要地位与使命,肩负着相应职责以助力朝局运转。

顶王萧朝富,身为殿前工部又副冬僚,获封顶天扶朝纲的荣耀,享有顶王康千岁的尊号。

懿王蒋有福,身任殿前京内正总鉴之职,尊奉顶天扶朝纲之使命,享有懿王禧千岁的尊号。

信王洪仁发身任殿前京内又正总鉴之职,获封顶天扶朝纲的尊号,享有信王显千岁的爵禄与身份地位。

勇王洪仁达,其身份为殿前京内副总鉴,掌管御林兵马,担当顶天扶朝纲之重任,获封勇王,尊为伦千岁。

【王爵的权力】

早年,太平天国的王爵权力极大,可后来王爵泛滥。后期所封王爵,实则类似各阶层指挥官,不过顶着王爷名号。这些王爵主要“福利”是每日能分肉,权力有限。多数王没王府、王娘,仅杨秀清、洪仁玕等人才有资格建王府,比普通士兵稍强。

清朝在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对应地也大肆封官。光是提督就封了超2000个,总兵和副将更是多达20000余个。但99%的人仅有头衔,毫无实权。那时清朝为抗太平军几近国库空虚,没钱奖赏官兵,只能用好听头衔敷衍,故而官职泛滥。

【太平天国到底封了多少王】

当下有人称太平天国封了2700多位王,这一说法有待考证。2700多个王的说法源自黄文英在江西巡抚衙门的供词,可他在另一份供词里又改称只封一千多个。后人考证,《实说太平天国》显示明确封王约三百人,还涵盖捻军及追谥功臣等。

末代天王洪天贵福于供词里提及,有千余名列王被困天京未能突围。由此可见,黄文英供词中提到的千余名封王较为可信。要知道清朝审问时惯于私自篡改供词,所以2700多王的说法或许有夸张成分,但封一千多个王应是事实。

总体而言,洪秀全身为太平天国的创立者,其能力远不及东王杨秀清,才致使东王权势膨胀,几近独揽太平天国大权。不过洪秀全握有封爵大权这一王牌,借此维持内部稳定、挑起内讧以保地位。面对能力出众又忠诚的李秀成,只能滥封王爵制衡,这便是太平天国王爵泛滥根源。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5-08 15:43:39

    都在批判太平军昏庸无道,嘲笑美国文盲率20%,怎么不想想,文字狱下的满清文盲率99.3%,太平军起义那段历史又被篡改了多少?从不说明朝的任何事,是因为粉明朝吗?错!我不认为平民百姓一步登天后能做得多好,不说明朝任何好话和坏话,是因为无法分清那些是事实那些是谣言。太平军的历史同理,不做任何点评,我只会说自己确认过,确有其事之言。满清不是没有任何优点,但满清的史书根本就没有信誉度,而且满清政府做过的这些事,足以坐实“全球历史第一黑暗政府”,就算是蒙元、纳粹、犹太这些臭名昭著的东西加起来都没有一个满清黑暗!这种政府想洗白?除非它曾经拿下整个亚非欧大陆并将中国的国际地位推高到全球第一过!最恶劣的政策就得拿最耀眼的功绩来功过相抵。总结一句话:满清的优点如萤火之光,缺点如深渊之无止境。满清最大的贡献就是让中国人彻彻底底地了解到,绝对不能给封建皇权制度任何复辟的机会!

  • 2025-03-09 15:51:33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

  • 2025-03-17 15:42:42

    一群垃圾,还未赢得天下就互相争权残杀![汗][汗][汗][汗]

  • 2025-03-20 03:14:22

    用现在的角度看,这帮算邪教

  • 2025-05-08 15:43:14

    满清十大酷刑、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文字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驱使奴隶、鞑子一人管十家,银乱中国女子,欺男霸女、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挥霍奢靡、四库全书篡改禁毁15万册古籍、隐藏满清罪恶事实、抹黑明朝历史、禁锢思想、打断人民的脊梁骨、误人子弟,误导国人成为奴隶、阉割中华文明,使我国回到漆黑蒙昧的原始社会、凡有水旱,坐视不管、重徭役、纵贪官污吏,官以贿得邢以钱免,腐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国库空虚、圈地运动,百姓流离失所、民族压迫、宁与外邦不与家奴、割地赔款、不战而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百年屈辱、祸国殃民、扼杀维新、残暴专制、种族灭绝、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大屠杀、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几乎将明朝全境上下屠了个底朝天,整个华夏大地十室九空!中国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直到满清统治时期才急剧衰落到世界贫穷国家。由于满清持续篡改两百多年的历史,很多罪恶都被掩盖!这些还只是已确认过的真实事件,不信的请自己先查一下有没有这些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