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龄视同问题,一文说透

推荐 05-06 阅读:576 评论:6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若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谈起军龄,你第一时间想到什么?

我想军龄的视同规定,绝对大家非常熟悉:

军龄视同缴费年限,军龄计算为工龄……

文|剑客兰山

图|大唐

编辑|剑客XY

每次说起这个军龄视同问题的时候,战友们其实心里都有一种莫名的骄傲和自豪,还有感动和幸福。

毕竟,虽然没有在所在单位工作,虽然没有实际缴费,但是通过这种视同的方式,让我们的权益得到无缝连接,让我们曾经的付出得到了保障和落地。这种机制带来的幸福,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更是和大家的权益息息相关。

曾经也一直以为,这种视同的工作机制,只适用于军人对其他职业,适用于军队对于地方。但是现实中,军龄不只是视同的那一方,也是被视同的那一方。这种视同的工作机制,其实是一种双向的奔赴。

为啥这样说?记得服役时候,那个时候还有自主择业这种安置方式。18年的军龄,是可以自主的最基本的条件。

对于我们这样的从军校入伍的军官来说,这事情其实很简单,入校即入伍,所以我们的军龄是实打实的,也是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实现的。

但是对于其他的军官,比如直招的,或者当时的国防生来说,这个18年的标准就比较麻烦了。虽然他们可能我们一样毕业当排长,但是因为大学那段时间还未入伍,所以是学龄而不是军龄。如果同时提出转业,他们的军龄就要比我们少4年。

这意味着同时提出自主,我们可能就可以自主,符合条件。但是他们却会因为军龄不够导致无法自主,成为了当时很多人心里无法释怀也无法解释的难题。

怎么办?于是这种反向的军龄视同机制就发挥了作用,其他的“龄”或者说经历,也被视同于服役经历及军龄了。

比如《关于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明确: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直接入伍的军队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的,比照同期入军队院校学习的干部相应确定自主择业条件。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在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直接入伍的,其在校学习时间,与其军龄合并计发退役金。”

《军队转业复员干部移交安置工作规定》明确:计算地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直接入伍的转业干部自主择业年限条件时,其在普通高等学校学习时间一并计算。

这种反向视同的机制,主要适合的是国防生、直招军士、直招军官等军人。也就是将他们在校学习的学龄视同为军龄,在部分待遇、标准的判定时发挥作用,比如自主的年限等。但本质上还不是军龄,在计算军龄工资等待遇时无效无用。

而这一点,在逐月方面也有体现。相关规定明确,军士退役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由本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可以以逐月领取退役金方式安置:

(一)担任军士满16年的;(二)服役满18年的;(三)晋升(授予)四级军士长以上军衔后,在本衔级服役满6年且服役累计满14年的。

如果你仔细想想,为什么第三款的军龄标准是14年?14年+4年学龄=18年。所以虽然规定没有像自主择业那样明说,其实也是把这些战友在地方高校学习的时间视同为军龄了,这样他们才能在军龄14年的情况下可以逐月。

这被视同的军龄,其实不只是提供了一个安置方式的资格,在其他方面也有作用。比如《关于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明确: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在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直接入伍的,其在校学习时间,与其军龄合并计发退役金。

而且在给地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入伍干部计算住房补贴的年限时,将其在校学习时间一并计算在内,学龄也发挥出和军龄一样的作用。

所以这种被视同的军龄,不仅仅让很多战友具备了自主、逐月等安置方式的资格,在相关待遇的计算落实中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所以机制虽小,用的群体也比较少,但是价值却不能忽视。

这些被视同的军龄,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特别是那些特招入伍的以及大学生士兵。

资料显示,大学毕业生士兵首次授予军士军衔时,其大学就读年限与服役时间合并计算。比如大专毕业生,义务兵结束后套改军士时,军衔为中士第一年。本科毕业生,义务兵结束后套改军士时,为中士第二年。

你的大学就读的年限,其实就是视同于你在军营里服役了,和服役年限合并计算,所以大学生士兵套改军士时,不再是从下士第一年开始,而是直接套改中士军衔。

而这种机制,有效解决了这些大学生士兵在学习和服役之间的矛盾,让他们的权益得到了而有效保障。

梳理这些被反向视同的军龄,其实大家都能发现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主要是针对学龄的,也就是在地方高校就读的时间。其余的经历,比如打工、就业等,还没涉及,没说地方的工龄可以视同军龄等。所以这个机制,涉及的范围和人员是有限的,也是有针对性的。这一点,我们需要了解。

同时,使用的范围,主要是资格问题,还有部分待遇问题。但是在一些涉及军龄的实际问题上,军龄就是军龄,视同也不行。

比如逐月的规定中明确,担任军官满16年或者担任军士和军官累计满16年的退役军官,退役金按照计发基数的60%确定;超过16年的,每多1年计发比例增加2%;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四项规定,不满16年的,每少1年计发比例减少2%。

担任军士满16年的退役军士,退役金按照计发基数的50%确定;超过16年的,每多1年计发比例增加2%;符合本办法第六条第三项规定,不满16年的,每少1年计发比例减少2%。

可以看出,虽然视同的军龄让你可以逐月,但是因为没有实际服役,所以在最后的退役金计算时不但不加还需要减少。这就是真正的军龄的分量。

笔者认为,这种工作机制,说是一种反向,其实主要是相对于我们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其实无所谓正反的。说到底,只是根据服役范围的改变,而作出的相应调整和完善,使之适应这些新加入的大学生军人。也同时更好保障他们的权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励他们在军营里扎根。

只不过,视同的军龄还不是军龄,只是在开展某种工作时临时的计算方式而已。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视同了就觉得就是了,进而让自己的退役之路有走错走偏的风险。

但是这样的工作机制存在,就是一种关爱和支持,让有需要的战友可以在军营里工作的更加开心安心。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5-07 16:42:17

    社保医保失业补助金都是实际缴费吗

  • 2025-05-08 10:20:37

    视同缴费不是退役军人的专利,地方公务员企业招工的都有,只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时兵龄系数计算比企业高了不是一星半点

  • 2025-05-09 07:24:04

    退伍军人军龄视同缴费系数为什么不能同公务员一样计算呢?[好生气][好生气][好生气]

  • 2025-05-07 01:17:03

    能先解释下什么叫视同吗?谁听说过这个乱七八糟,奇奇怪怪的词

  • 2025-05-08 14:54:05

    公务人员视同和企业职工视同与农民及灵活就业等退伍军人视同系数为什么不能统一且差别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