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两两重天! 五一票房暴跌超50%,哪吒却在闷声发大财?
这个五一假期,电影市场彻底“凉凉”。 全国总票房7.47亿,比去年直接腰斩,甚至比2017年三天假期的7.83亿还惨。 但在一片惨淡中,《哪吒2》却逆势吸金6444万,上映四个月依然稳坐票房第六名,总票房突破153亿,全球影史第五! 这到底是观众不爱看电影了,还是电影自己“不争气”?
票房断崖下跌,观众集体“用脚投票”
五一档期票房跌到七年最低,最直接的原因是没人愿意买票。 今年1889万人次走进影院,比去年3781万直接少了一半。 即便是票房冠军《水饺皇后》,5天也只卖了1.92亿,而去年同期的《人生路不熟》三天就破5亿。
更扎心的是,今年五一假期明明比2017年多放两天假,但票房反而少赚了3600万。影院经理们算了一笔账:今年每场电影平均收入325.7元,比去年少了47.8%,连电费都快付不起了。
新片“菜鸡互啄”,观众连名字都记不住
五一档上映的10部新片,类型看似丰富:商战、科幻、喜剧、动画全都有,但观众看完后连片名都分不清。 票房亚军《猎金·游戏》主打刘德华+金融题材,结果5天只收1.35亿,被网友吐槽“华尔街故事拍得像菜市场吵架”。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经典重映《幽灵公主》豆瓣评分8.9,但票房才5630万。 观众直言:“宁愿在家看蓝光碟,也不想在影院听熊孩子踢椅子。 ”
《哪吒2》杀疯了:小学生贡献了多少压岁钱?
当新片集体扑街时,《哪吒2》却闷声发大财。 这部春节档上映的动画,五一期间每天还能收割644万票房,总票房突破153亿,把《泰坦尼克号》挤下全球影史第四宝座只是时间问题。
有家长爆料:“孩子班上要求写哪吒观后感,我们家已经三刷了! ”数据显示,《哪吒2》35岁以上观众占比最高,很多家庭三代同堂观影。 更夸张的是,这片子上映97天,每天仍有2.3万人买票,相当于每分钟卖出16张票。
光线传媒赚麻了,其他公司哭晕在厕所
《哪吒2》让光线传媒一季度狂赚20亿,净利润暴涨374%。 公司早早就给哪吒安排了手办、联名T恤,连海外发行都铺到32个国家。董事长王长田放话:“《哪吒3》已经在搞了,这次要让殷夫人当主角! ”
但不是谁都这么幸运。 清明档冠军《我的世界大电影》票房才1.06亿,被网友嘲笑“游戏改编电影永远在扑街”。 更惨的是光线自家另一部电影《独一无二》,原定五一上映,看到排片只有2.5%立马改档,结果点映场均收入才82块,还不够付放映机电费。
观众到底想看什么? 三个真实案例打脸片方
在上海,《水饺皇后》路演现场挤满中老年观众,65岁的王阿姨说:“我就爱看马丽包饺子,比那些飞来飞去的特效真实多了。 ”广州天河城的《猎金·游戏》放映厅里,金融白领小李却中途离场:“刘德华演技在线,但股票操盘拍得还没我炒基金刺激。 ”
最离谱的是《幽灵公主》的观众反馈。 95后漫迷小林买了IMAX票,结果发现画质和家里4K电视差不多:“花79块钱就为听木村拓哉配音? 下次不如把钱省下来买周边。 ”
影院开始“不务正业”:脱口秀比电影更赚钱
面对惨淡票房,全国已有326家影院转型搞副业。 北京某影院每周三办开放麦脱口秀,门票秒光;成都一家影院把VIP厅改成麻将房,节假日包场费888元/小时;就连乡镇影院都开始接红白喜事包场,横幅直接挂到取票机上方:“恭贺李府乔迁之喜,今日放映《哪吒2》。 ”
有经理坦言:“现在放电影就像开盲盒,十部里有八部亏钱。 要不是《哪吒2》撑着,早就关门改烧烤店了。 ”
这届观众为什么不爱看电影了? 大数据揭穿真相
灯塔研究院数据显示,五一期间人均观影1.14次,92%的人只看了一部电影。 结伴观影比例从去年71%跌到66%,00后更倾向于约朋友玩剧本杀。 某购票平台留言区被短剧广告攻陷:“9.9元解锁全集,比电影票香多了!”
最让片方破防的是观众评价。《水饺皇后》被吐槽“马丽演啥都像马冬梅”,《猎金·游戏》的股票术语被金融博主逐帧纠错,《雷霆特攻队》的特效被做成“五毛钱P图大赛”素材。 有网友总结:“现在进电影院就像拆雷,踩中好片的概率比中彩票还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