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舞台的主角不是埋头苦干而是主动争取,我们该如何反思?

推荐 05-06 阅读:1 评论:0

同学们最近是不是经常刷到“印度人遍布全球名企”的新闻?有钱没钱都往外跑,印度人这是图啥?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为什么印度人这么热衷漂洋过海,甚至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这些地方“攻城略地”,连本地人都直呼离谱!

先来点数据震撼一下。2024年,全球有三千五百四十万印度人定居海外,每年还有两百五十万新移民出国,稳坐全球“输出移民第一大国”的宝座。

光是加拿大,过去十年,印度移民人数就从三万多一下子暴涨到近十四万,增长了三百二十六个百分点。2024年上半年,印度人拿到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的数量高达六万四千七百三十人,而且是第二名菲律宾的四倍多。

你说这速度,谁不服?

不止数量多,质量也高。

印度裔在全球名企的高管圈里,简直就是“开启外挂”模式。他们借助自身的勤勉,与才智在这竞争激烈的领域里崭露头角;而且他们时常能够迅速地适应各异的文化,与环境给企业注入新的生机。

谷歌、微软、Adobe、IBM、Vimeo、万事达卡等等;在这些位列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掌舵者之中,大概有百分之三十都归属于印度裔。例如谷歌的CEO皮查伊,以及微软的CEO纳德拉,还有Adobe的CEO纳拉延,另外IBM的CEO克里希纳,他们全部都归属于“印度制造”。

《哈佛商业评论》都说,印度裔已经成了世界五百强的“人才富矿”。中国网友看了都感叹:“华人卷技术,印度人卷管理!”

说到打脸案例,看看加拿大的素里市,号称“每三户有两户是印度裔”。2023年,加拿大发了一百零四万份留学签证,印度学生独占四十二万,远超其他国家。

当地网友调侃:“这还是加拿大吗?简直成了旁遮普省!”更有意思的是,印度裔不但在IT领域,以及物流行业、建筑产业、快餐这类行业中聚集,而且对于参政之事颇为热衷。2021年加拿大大选期间,四十九名印裔候选人参与竞选,其中居然有十七人顺利当选。

第三大党新民主党均由印度裔予以领导,特鲁多总理每逢锡克教的节日之时,都会被印度裔居民一层一层地围住,现场即刻就变成了“印度嘉年华”!

为啥印度人这么爱往外跑?

根本原因是印度本土就业压力大,工资低。想进印度理工、管理学院,那可是得经历千军万马一起过那独木桥般的竞争啊,考不上的话,只能选择出国去“曲线救国”了。

而且印度学生出国留学的比例年年攀升,2023年加拿大留学生中印度人占比高达百分之四十。无论是高净值家庭,将孩子送往常春藤院校;还是普通家庭,都在竭力攒钱并且贷款,他们的目标全部都是“留在国外”。

有印度家长直言:“在印度拼不过,不如让孩子去国外拼!”

印度人还有一绝,就是“抱团作战”。无论是学签、工签亦或是探亲签,印度人皆可凭借校友会、同乡会以及互助组织快速地扎下根来。并且内推、提携同乡这样的情形颇为盛行。

例如硅谷之中的印度籍高管,在获得晋升之后,通常更为乐意去提拔,同样身为印度人的下属。这样一来,便渐渐造就了所谓“印度帮”这样的小群体。其实这种状况,或许跟他们的文化背景等层面,有着一定的联系。

这样一来,在职场之中,印度人晋升得更为迅速,而且管理层渐渐地被“印度帮”给占据了。

加拿大的出租车,货运建筑工地以及快餐店,都陆续成为了印度移民的“地盘”。这里所说的“地盘”即这些地方已然变成了印度移民较为集中且活动频繁的场所。而且从一定程度而言,这些行业看似更受印度移民的青睐。

但印度人的“抱团文化”,也存在着争议。2025年,全球科技圈掀起了“印度高管被解职潮”,而且不少大公司都换了帅,外界对此质疑,认为印度高管“仅仅只会抱团,表面上的功夫比较多”。

但印度媒体反击称,这乃是“种族偏见”,而且强调印度裔高管,其学历颇高、专业甚强、社交能力更是一流。数据显示,百分之八十的印度裔移民,拥有学士学位,百分之七十四的他们,有硕士或博士,远超其他族裔。

网友调侃:“印度人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学历和拼劲!”

咱们说说留学圈的真实故事。印度小哥DevMitra,竟然辞掉了那份高薪工作,接下来跑到加拿大去留学啦。刚开始的时候呢,他只能在餐馆里打工,而且吃尽了苦头。

但他仅依靠顽强的信念,一步一步地,挺过了六年。在这悠长的时光之中,他始终未曾放弃,最终成功地创立了自己的咨询公司,成为了一名老板。

还有一位印度亿万富翁的女儿,在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读书,而且父亲直接给她配备了十二个佣人,她们住在豪宅之中。

无论贫穷或富裕,印度家庭都把出国留学当作“花钱的事了”。即便需借贷,也会让孩子去国外深造了。他们深信,这是孩子未来的希望了。哪怕承受巨大经济负担,依然毫不退缩了。这种对教育的坚定追求,着实令人敬佩了。

有韩国网友看了,都感慨道:“印度人太会混啦,走哪儿都能扎根!”其实这背后是印度人“走出去”那强烈的动力以及全球化的野心。有人讲印度人并非靠运气才出头,而是靠抱团啦、拼搏着以及自我营销着呢。你说这种模式,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

最后送大家一句金句--世界舞台的主角,不是靠埋头苦干,而是靠抱团出击、主动争取!同学们下次再看到印度面孔扎堆,不妨想想:我们能不能也多点自信,多点团结,把舞台抢回来?

文中图片和封面由AI生成

参考来源和文献:

Varghese, N. V.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lanning and Administration, India). "Education and Migration: A Study of the Indian Diaspor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frican Higher Education, 8(2), 103–117, 2021.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Australia. "Australia’s Indian Diaspora: A National Asset." Australian Government, March 2022.

National Foundation for American Policy (NFAP). "Indian Immigration to Canada Surges 326% in a Decade." 2024.

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Citizenship Canada (IRCC). "CIMM – India – February 28, 2024." Government of Canada, 2024.

Forbes. Anderson, Stuart. "Indians Immigrate To Canada In Record Numbers." Forbes, April 25, 2024.

The PIE News. "Over 1.3 million Indian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in 2024." August 8, 2024.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Government of India. "Statistics on Indian Students Abroad." 2024.

Synthesis Learning. "Why do so many Indian Executives make it to the top of MNC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New Hampshire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23.

Horasis. "The Hidden Influence of India’s Diaspora." 2023.

LinkedIn Pulse. "The Economic Powerhouse: How the Indian Diaspora Fuels Global Economies." April 9, 20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