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不掉中国,那就扶持一个“中国”?美国看上了中国的这两个邻国
当“围堵”的策略失效,美国就开始“复制粘贴”国家来“曲线救国”。

眼看关税战、科技封锁和产业链脱钩的效果远不及预期,白宫的大聪明们灵光乍现:既然打不垮中国,那就再造一个“中国”上压力!于是,美国右手拽着越南、左手拉着印度企图给中国上强度。那么,美国有什么策略,他们是如何对待印度和越南的?
一、美国的第一“备胎”印度特朗普政府选中的第一个“幸运儿”就是人口大国印度。

2025年3月,苹果公司宣布将在印度生产40%的iPhone 16,富士康跟着宣布投资 10 亿美元在班加罗尔建工厂。美国商务部更是直接下场,联合印度塔塔集团在古吉拉特邦建半导体产业园,号称要打造“亚洲硅谷”。
若论起画大饼,美国还是棋高一着。印度的高种姓内的确有很多人才,他们也大多服役于美国硅谷,但是,印度是个什么光景?阶级压迫、脏乱差、人才断层、基础设施缺少、人口爆炸等等,这真的适合玩什么“亚洲硅谷”吗,网友不禁怀疑:美国人是不是在忽悠印度,玩“造梦空间”?

尽管看起来离谱,美国还是行动起来了。2025年初,莫迪访美时签下的F-35隐形战斗机订单,宣称“直接让印度空军战力原地升级”。
另外,美国承诺向印度转移部分芯片制造技术,并在班加罗尔共建AI研发中心。结果外媒披露,表面上是美国对印度的“科技扶贫”,实则是美国为了让印度“去中国化”成功而打造的产业链备份。

说一套做一套,美国太懂“这一套”,而印度三哥也不是被摆弄的角色。美国很快发现了不对劲:五角大楼评估报告显示,印度军工企业 60% 的电子元件依赖中国进口,连“光辉” 战斗机的雷达芯片都得从深圳华强北进货。
此外,莫迪政府一边收着白宫的军火,一边推进“数字印度”计划。他要求所有外资科技企业数据本地化,连苹果都被迫在孟买盖数据中心。

“你有你的小心思,我有我的算盘”,这就是印度接受美国“造梦”的谋算。在印度的一番投资下来,美国损兵折将不说,还赔了不少真金白银进去。
二、美国备胎制造“2.0越南”印度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在俄乌冲突中就能看得出来。趁着美俄拉扯时,他们既不像中国意向明确表示“两不相帮”,也没有像欧洲国家一样坚定选择某一方,而是在两头套取好处、揩油,以此来完善印度自己的“大国梦”。

不过,他们的这一梦想正被通胀和基建拖累。2025年,印度通胀率虽降至4.5%,但农民抗议柴油涨价的卡车仍堵在新德里街头。
毕竟美国承诺投资的5000亿美元贸易额,目前只兑现了不到四成。这场“塑料兄弟情”的真相全世界都能看得懂,美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纵观美国这几年和印度的接触频率可知,前者是想通过扶持一个野心大国分散中国的注意力。但是印度一个显然不够,不仅仅是因为数量少,更因为印度这个国家摇摆不定。于是,“用印度分散中国的地缘压力,靠越南稀释中国的制造优势”的策略逐渐成形。
美国选中的第二个“备胎”就是越南。2025 年第一季度,越南对美出口同比暴涨22%,其中电子产品占比超过 50%,直接把中国挤下了美国最大纺织品供应国的宝座。对于美国来讲,仿佛越南就是他们的美式“新中国”。

可实际上呢?越南的 “繁荣” 背后全是坑。越南纺织业 60% 的棉纱、80% 的化纤都得从中国进口,形成了 “中国半成品到越南加工再出口欧美”的奇特产业链。
更讽刺的是,美国为了打压中国,对越南加征 46% 关税,结果越南工厂直接把“中国制造” 的标签换成 “越南制造”,照样把货卖到美国。
三、美国“仿生国家”计划失败美国的“仿生国家”策略没有奏效多少,中国这边却看得清清楚楚。不过,不论对方怎么折腾,我方则“稳坐钓鱼台”。

2025 年一季度,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 17%,其中对越南出口暴涨 43%。更绝的是,中国在 RCEP 框架下推出“跨境电商绿色通道”,越南商家竟然可以直接通过 TikTok 直播带货!网友忍不住替美国头疼:中国的商品和平台无孔不入,这还怎么玩?

总的来说,美国的“备胎国家计划”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印度和越南虽然在美国的扶持下风光了一阵,但国内没有成型的产业链,仍然摆脱不了对中国的依赖。特朗普若真想解决问题,就该放下“美国优先”的傲慢,毕竟“中国制造”的备胎才远销世界各地。
参考资料:
布萨尼·恩格卡维尼:“美国优先”的复兴,全球南方国家可能承受更长期的后果_2025-02-03 09:26:11 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