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男人已婚已育,夫妻感情也不错,还想着出轨呢?婚姻心理学告诉你答案!

情感 04-30 阅读:2 评论:0

​不论背叛以一种怎样突发的形式降临,当事人心中还是能感受到一些有迹可循的“预兆”,例如早已经同床异梦的婚姻关系,和伴侣沟通时的敷衍及不耐烦,以及对方在重要时刻的频繁缺席等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勾连起来,为背叛这一最终结果提供了层层叠叠的论据。

但也并非所有的背叛都会如此“有理有据”,有的背叛对当事人来说几乎是无法理解的意外事件,因为在很多人眼里,自己和伴侣的感情一直以来都非常好,甚至可以说是圈子里的“模范夫妻”,你不理解为什么看起来毫无矛盾的婚姻关系也会走向破裂的结局,为什么一个男人在圆满的家庭里也会想着出轨。

其实,答案你自己也知道,如果真的圆满又怎么会出轨?既然他做出了背叛这样的行为,自然是因为婚姻不够圆满,至少从他的视角来看是不够的。

而你对于他这种背后捅刀子行为的错愕,不也正说明了一个事实——你不够了解他,又或者你不够理解他。

我常跟大家说,头脑中的现实不一定是真的现实,因为现实是需要被检验的。

当现实中发生了一件令你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时,不用大惊小怪,它人生路上时有发生。它的往往在提醒我们:我们头脑中的现实和真正的现实开始有出入了,它需要被重新检验了。

那么,现实要如何检验呢?婚姻又不是个物件东西,还能放在X光下扫描一下不成?

你可以沉下心来,问自己两个问题:

作为妻子,你觉得自己足够了解他吗?

别急着回答,认真想想。

“感情不错”这四个字本质上是一种主观评价,它可能来自于你自己,也可能来自于周边的亲朋好友。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你不妨先想一想,你对这段婚姻的评价依据来自哪里?周边亲朋好友对这段婚姻的评价依据又来自哪里?

它真的站得住脚吗?

比如,如果你对“感情很好”的评价,大多来自于他足够负责、能够负担起整个家庭的必要开支,这只能说明他对家庭有责任心。一个责任感强的男人,不需要跟妻子“感情很好”也可以做到工资上交、出钱出力。

再比如,如果你对“感情很好”的评价,大多来自于他很能摸清你在关系里的“爽点”,总能恰到好处地给你提供情绪价值,让你对一些相处中的矛盾和问题不再深究。那么,这只能说明他很了解你,很懂得如何操控你的情绪。一个很懂女人的男人,不需要跟妻子“感情很好”也可以做到爱不离口、缠缠绵绵。

作为妻子,你觉得自己足够理解他吗?

依然别急着回答,认真想想。

在我们所经手的出轨个案中,我发现,很多妻子对彼此“感情很好”的主观评价和现实是相符的,但是她所依据的现实不是当下的现实,而是过去的现实。

也就是说,妻子头脑中的“感情很好”是“过去感情很好”。因为新婚期甚至结婚前大家感情很好,妻子就认为这么多年了,我们的感情只有可能变得更深厚,不可能变得更差啊!

真的是这样吗?

大家都听过杀熟的说法,你会不会因为对你们之间“感情很好”太过自信,不自觉陷入了杀熟的状态呢?虽然你们每天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有没有可能你对他的喜怒哀乐已经很久没有关心留意了呢?

又或者,你们的事业线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一个体制内一个体制外,彼此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认知、对价值观的认同已经渐行渐远却不自知呢?你们有留意到婚后这么多年彼此的成长曲线是否重合吗?还是说,对你来讲,他一直就是那样一个人,时间只是静态的流过,你并未察觉到对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对于“感情很好”却出现背叛问题的夫妻来说,经过这样一番现实检验后,妻子多半会发现,自己要么在婚前就对丈夫不够了解,要么就是虽然很了解丈夫这个人,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彼此之间已经不再互相理解了。

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对于很多遭遇背叛的妻子来说,问题就在于,根本搞不清楚现实究竟是如何绕过了自己的理性,给了自己这么沉重的一击?为什么自己会把一段已经趋于破裂的关系识别为“感情很好”,这才是你真正要搞清楚并修正的东西。

那么据我在咨询中的经验来看,婚姻关系里的这种认知偏差通常是由以下这两个原因导致的:

01基于回避矛盾的认知失调

人天然会识别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尤其是在不利的信息给自己造成了恐惧和紧张的心理时,我们为了调和自己心理上的这种不适感,往往会选择通过忽视或者扭曲现实来让自己感到舒适和安全。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它主要指的就是人们可能会忽视或重新解释与自己信念不符的信息。

婚姻关系中的认知失调其实是相当普遍的,很多时候并不是你们的关系没有任何问题,而是你下意识的忽视了一些令你不舒服的瞬间,通过屏蔽那些预示着婚姻危机的信号,来让自己达到一种模糊的安全。

就比如你的伴侣可能会在纪念日送你礼物,但对方送的礼物其实是你反复强调过不喜欢的东西,那么出于对情感关系的维护,你就会避免把他的这种行为解释为对你不上心、不关注,而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他送礼的这个行为上,暗示自己他其实还是很注重你和这段关系的。

同样的,即便一个在行为和话语上处处迎合你的人也可能在很多时候展现出一种对你的真实想法并不关心的敷衍态度,虽然对方的言语和行动是积极的,可是你依旧能够在一些微妙的细节中察觉到他的“不在场”,也就是说并没有真正的和你达成一致的频率,那么你会怎么解释对方的这种不一致呢?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在心里暗示自己想太多,否定自己的直观感受,而沉浸在伴侣对自己意见的遵从这种显而易见的“表象”上。

人为了保持自己经验的连续性会做出很多努力,这种认知的偏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形成的,而是在每个让我们感受到不舒服的当下,我们总是做出了与自己的直观感受相反的解释,长此以往,虚假的现实就会代替真实的东西成为你的坚固认知,很多人对自己婚姻关系的确信正是从这种日复一日的偏移中诞生的。

02基于遮蔽目的的感受盲点

一段关系既然是以夫妻双方作为共同主体而存在的,那么这种认知偏差的形成除了你本人的主观原因之外,一定也少不了对方在某些方面对你产生的影响。

作为率先感受到关系矛盾的人,你的伴侣其实是最应该把这种感受第一时间同步给你,让你了解到关系的真实发展状况的人,然而他不仅没有选择这么做,还通过一些行为误导了你对这段关系的感受,那么一定预示着他也掩藏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有的人之所以在感情变质后依旧维持日常行为是因为他也害怕面对矛盾,比如一个时常选择压抑自我顺从伴侣的人自然会把沟通当成一件需要燃起巨大勇气才能去做的事情,那么在他还没有积攒起改变的能量之前,保持现状对他而言反倒是容易的,于是就会出现那种虽然在行动上积极配合但内心实际上并没有和你产生共鸣的情况,倘若你在关系里只能看到这些表面行为,那么你就无法察觉出背叛者积极背后的消极部分。

你可以说这种遮蔽是基于自身性格特质的被动行为,但还有一种遮蔽却是刻意为之的主动行为,这通常发生在已经出现背叛的婚姻关系里,由于做了伤害伴侣的事情,但自己也并不想自此斩断婚姻关系,于是出于补偿和延缓决策的心理,这些人反而会在行动上表现得更殷勤,试图通过积极有爱的行动来打消伴侣在关系中的疑虑,所以处在这样的关系里的人反倒会感受到一种关系正在朝着美好走向发展的感觉。

不管对方的这种行动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它最终导致的结果都是让你们彼此对关系的判断和感受进入了一种完全错位的状态,让你对真实婚姻关系产生了盲点,所以此刻你所感知到的关于关系的发展状态也好,关于伴侣个人的判断也好其实都是对方刻意营造出来的,和真实状况不仅不符,甚至还处于完全相反的情况。

所以你会发现,当一条逻辑链无法成立时,那一定是它的前提条件本身就有问题,既然“感情很好”这一判断无法导向背叛这一结果,那么这只能说明你对关系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这部分偏差一部分是你自身回避矛盾的属性导致的,一部分是背叛方刻意的遮蔽形成的。

修正偏差虽然困难,但同时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它意味着你不再活在对伴侣和关系的美好想象里,能够清晰的看见更现实的东西,而看见就意味着治愈,不管是选择继续还是离开这段关系,你都能够从过去的痛苦中吸收到对你有益的经验,而这部分真实的东西也会在你未来的生活中成为养料继续伴你前行。

当你能够看见真实的世界时,很多事情自然不言自明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