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娜父母看升旗没哭,看完毛主席却崩溃暴哭,没想到被一小吃治愈

推荐 05-06 阅读:2 评论:0

前言

咱们中国北京的升国旗仪式,好像是所有外国人来中国最期待的打卡圣地。

还沉浸在悲痛中的奇娜父母也不例外,而且他们来北京最期待的就是升国旗仪式。

可是,令我们没想到的是,奇娜父母在看升国旗的时候没有哭,还以为奇娜父母心情逐渐好起来的时候。

奇娜父母却在瞻仰完毛主席纪念馆的时候,再次崩溃暴哭,情难自禁,心情难以平复。

当奇娜一家人的气氛再次陷入阴霾的时候,却被北京的一个名小吃给治愈了。

不是因为它好吃,而是因为外国人是真没见过这东西。

奇娜一家凌晨2点出发看升国旗仪式

5月4日,正是五一黄金周的旅游人数达到顶峰的时候,奇娜的丈夫杨淙带着岳父岳母在凌晨2点的时候,就从酒店出发去看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

看来他们知道,想要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国家仪仗队升国旗,在凌晨出发是必须的。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即使是早早的凌晨两点坐车出发,去往看升国旗的路上依然人满为患。

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拥有一颗红彤彤的爱国心最好的证明!

在排了2小时的队后,杨淙一家人终于来到了一个离旗杆很远,但是能看到升旗的地方。

这时候天还蒙蒙亮,他们又等了将近半小时,升旗仪式才要开始。

等待的期间,奇娜的父母没有抱怨,只有安静的等待,可见他们对咱们中国最庄重的升国旗仪式有多期待。

期待到当升国旗仪式开始的时候,本来全程坐轮椅来的奇娜母亲直接站起来看升旗。

当三军仪仗队扛着国旗走向国旗台,伴随着国歌奏响,国旗被旗手挥扬飘起。

奇娜的母亲肃穆庄严,她用手机记录下来自己女儿曾经见证过的一切。

这时她没有哭,或许奇娜母亲已经被这首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所感染鼓励,满脑子都是“向前!向前!”吧。

所以,奇娜的母亲没有哭,看到这里,本来以为奇娜的母亲会被升国旗的精神给鼓励要向前看。

她的心情也会随之正常起来,可是任谁也没想到,奇娜的母亲在参观完一个地方之后,再次触景生情,捂脸痛哭了起来,这个景点可能是和奇娜联系最深的一个地方吧。

到底是哪个地方呢?带着疑问继续看下去,原来是他们去了毛主席纪念馆。

奇娜母亲瞻仰完毛主席纪念馆再次掩面痛哭

奇娜的父母怎么也没想到,逝世多年的伟人遗体,依然被我们国家悉心保存着,或许是她再次看到了这阴阳两隔的一幕,就再也忍不住泪崩了。

伟人在纪念张思德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很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中国的洋媳妇奇娜的离去,在她父母的眼里,甚至是全中国人的眼里,都是相当沉重的存在吧。

所以奇娜的母亲在参观伟人纪念馆的时候,脑子中就像放映幻灯片那样一一闪过奇娜生前的音容笑貌。

此时游历中国首都的她,多么得想,是女儿在带领自己参观非常深爱的第二家乡啊。

可是女儿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白发人,自己的掌心肉离去了,伤心到哭或许是最浅显的表达方式吧。

在所有人看不见的地方,奇娜母亲的心估计早已被利剑戳的千疮百孔了。

此时丈夫杨淙看着岳母难受,顶着亡妻离去的痛苦,还要撑着来照顾岳母的心情。

不容易的杨淙决定带岳母逛逛其他地方,或许换下风景,岳母会暂时忘了悲痛。

可是没想到,面积达到70多万平方米金碧辉煌的故宫没让岳母笑出来。

一个北京名小吃却暂时拨走了奇娜的父母头上的阴云。

一个北京小吃让奇娜母亲见证外孙长大了

作为中国福建人,杨淙也深知北京豆汁的怪味儿,所以他就问岳父想不想品尝一下北京特产豆汁。

那当然想了,来北京不就是见世面的么?如果不尝一下特色,那千里迢迢而来还有什么意义。

杨淙点了就点了一碗豆汁,首先他的混血宝贝儿子喝了一口,面露难色。

看来这个从小在中国长大,后来去阿根廷上学的大儿子受不了豆汁的怪味儿。

也难怪,就连中国人也形容豆汁是“40度的天气里舔了一口大爷的咯吱窝。”

真是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

看到外孙尝完豆汁皱眉头后,好奇心被挑起来的杨淙岳父也来了舀了一勺沾了下舌头。

然后他立马就倒回碗里了,跟喝了苦药一样直摇头,他估计心想这是什么魔鬼食物啊,又酸又嗖又涩,简直难以下咽。

杨淙的岳父只能是微笑着表示喝不下去,这时候可能是为了逗姥姥姥爷开心。

坚强的杨淙儿子,一股脑直接把豆汁给喝完了,该说不说杨淙的儿子真是个狠人,她面对母亲离去没有崩溃大哭确实是有道理的。

看到外孙这么坚强,此时作为姥姥姥爷估计也暂时忘却了女儿离去,只有对外孙的欣慰吧。

最后,希望奇娜的一家人节哀顺变,奇娜如果在天堂看到,家人为自己如此伤心,也会内疚难过吧。

斯人已逝,希望奇娜的家人能带着奇娜那份热爱生活的精神继续向前走下去,保持这热忱之心抚育好后代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