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开始数胎动?胎动怎么数?
怀孕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在孕期不仅需要做好各项产前检查,还需要随时关注胎动情况。胎动,是胎儿在腹中一种动作,也是判断胎儿健康与否的一种简单方法。但只有冲击子宫壁的胎动我们才能感知到,通过胎动的频率、力度及节奏感,就能判断出胎儿的健康状况。
胎动是孕中晚期诊断胎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一旦出现胎动异常,多提示胎儿有危险,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干预,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数胎动呢?胎动怎么数呢?
大部分孕妇在怀孕4个月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胎动了,有过妊娠经历的孕妇可能会更早一点。一般最晚到5个月的时候,孕妇都可以感受到胎动了。
孕中期时,母体会感受“轻轻扑动”,此时宫内可活动范围比较大,宝宝胎动会比较频繁。等到孕晚期,宫内可活动面积变小,胎动频率会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宝宝出现躯干、肢体及面部和头部的多种活动,会感觉胎动较之前更为明显。
胎动根据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和胎龄可有些许变化。胎动频率从早晨到夜晚是增加的,夜晚时达到峰值。不过由于胎儿个体间差异大,并不是一定晚上胎动就会更多,只要宝宝胎动和以往比,有自己的规律、没有明显的胎动增加或者减少,即证明胎儿发育是正常的。胎动正常,表示胎盘功能良好,输送给胎儿的氧气充足,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健全,很愉快且有力地活动着。
一般而言,正常的胎动一小时不少于3-5次,12小时的胎动次数总数在30-40次以上为正常。当然,也有些胎儿12小时的胎动能达到百次左右,但只要是胎动相比以往,没有明显的增加或者减少,都是胎动的正常表现。
了解了正常胎动的次数,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学会如何数胎动了。
很多孕妇在数胎动的问题上都出过错,这数胎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特别是遇到比较闹腾的宝宝,一动起来就是组合拳,延续性特别好,这怎么数?还有的宝宝断断续续的动,应该算一次还是多次?真是个令很多孕妇纠结的问题。
临床上根据胎动情况,主要分为3种方法:
1、12小时计数制:一般是计算12个小时内胎动情况,即早、中、晚固定时间各测1小时胎动数,3次相加总数乘以4,即为12小时胎动数。如果12小时内胎动次数达到30-40次,就说明胎儿发育正常。这种比较常见。
2、1小时胎动法:即在固定的时间计算胎动情况,主要胎动每小时可以达到3-5次,也说明胎儿没有问题。
3、睡前计数:孕妇可以在睡前观察胎动情况,一般是晚饭后到睡觉前的这一段时间,如果胎动每小时可以超过3次,也提示胎儿发育正常。
但需要注意的是,胎动一次不是指宝宝动一下就算一次,是指五分钟内连续胎动算一次,如果胎动时间太短,只有一两秒,也不能计算进去的哦。
真的要间隔5分就算成两次,而间隔4分30秒的就要算成同一次吗?
其实数胎动没那么死板。连续数几次后你就会掌握宝宝活动的规律,算一次还是算多次,只要前后标准统一,就可以了。如果统一标准下,胎动忽然减少50%以上,就应该引起重视。
如果实在是没时间或者不会数胎动的孕妇又或者因为腹部脂肪厚、羊水多等原因感受胎动不明显的,可以选择家用胎心监护仪,每天早午晚各监测一次用来代替数胎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