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日本的10种进口武器,全都是欧洲货
抗日战争期间,虽然日本在亚洲军事攻击能力排在第一,也能独立生产轻重武器飞机坦克和军舰,但是在战争期间也装备了不少引进西方的轻重武器。
那这篇文章就来盘点一下抗日战争中日本军队使用的10种进口武器。
1、SIG M1920冲锋枪抗日战争初期,在日本军队还没有装备他们国产的百式冲锋枪之前,海军陆战队就率先引进了来自瑞士的SIG M1920式冲锋枪,这个型号就是德国一战时期伯格曼MP18冲锋枪的仿制型,在1920年仿制成功,并分为多种口径型号,使用30或者50发垂直弹匣供弹。
当时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引进的是7.63毫米口径版本,发射7.63×25毫米毛瑟手枪弹,配备了容量更大的50发弹匣供弹,曾在淞沪会战期间,日本海军陆战队在战场上就使用了这种冲锋枪,并且还为其加装了刺刀。
2、维克斯K型7.7毫米航空机枪三十年代日本引进了不少欧洲机枪,其中俯冲轰炸机或大型轰炸机上面就装备了引进英国的维克斯K型航空机枪,并且有双联装和单联装两个版本,发射的是7.7×56毫米弹药,也就是0.303英寸子弹,使用类似刘易斯轻机枪的圆盘供弹,容量为100发,每分钟理论射速大约950~1200发左右。
曾在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军队的各型轰炸机上面就使用了维克斯K型7.7毫米航空机枪,后来还为其加装了瞄准镜,在射击时具有更高的精准度。
3、MG15航空机枪日本军队在上世纪30年代,还曾引进过来自德国的MG15航空机枪,该型号由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生产,基于MG30的框架上改进而来,发射的是7.92×57毫米毛瑟弹药,可使用双弹鼓供弹,弹容量为75发,每分钟理论射速大约400~500发左右。
抗战期间在中国战场上作战的日军飞机上面,就装备了引进德国的MG15航空机枪,包括普通轰炸机和其他作战机型上面都有,后来日本还在此基础上仿制出了九八式航空机枪,当年我军还曾在坠毁的日军飞机上缴获过,由于枪管上带有密集的散热孔,因此在我国还被称为“大花眼儿”机枪。
4、刘易斯轻机枪日本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期,就引进了来自英国的刘易斯轻机枪,该枪在1915年定型,曾在一战期间就作为英国军队的制式武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带有一个硕大的散热套筒,在表面看就像是一门炮,刘易斯机枪发射的是7.7×56毫米弹药,通常情况下使用47发弹盘供弹,特殊情况下也可配装97发大容量弹盘供弹,每分钟理论射速大约500~600发,有效射程800米。
在抗战初期,侵华日军也少量装备了这种机枪,但相比他们国产的大正十一年式、九六式和九九式等轻机枪,它的数量微不足道,后来日本人也对其仿制,所仿制的型号被称为九二留式轻机枪,不过仿制型也并没有大量投入战场使用。
5、哈奇开斯13.2毫米机枪在上世纪30年代左右,日本军队曾引进过来自法国的哈奇开斯M1930型13.2毫米大口径机枪,原本它也属于高射重机枪,可针对低空飞行的运输机、战斗机和轰炸机等,由于弹药口径大,每分钟理论射速只有450发,不过有效射程可达3000米。
在抗日战争中,这种高射机枪日本军队也在继续使用,大部分都装备在了各类战列舰、航空母舰上用于防空,还有一部分被拆除了支架,从双联改为单联,安装在九二式骑兵装甲车上面使用,而且日本还在此基础上仿制出了九二式13毫米高射机枪。
6、布朗德81毫米迫击炮日本在上世纪30年代,还曾引进过来自法国的布朗德81毫米迫击炮,也叫布朗德M1927/31型,可发射相同口径的高爆弹、烟雾弹、照明弹等,在当时也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中口径迫击炮之一。
抗战期间,日本军队就装备了这种迫击炮,同时还在此基础上,仿制出了日本国产的九七式81毫米迫击炮,通常也被称为九七式曲射步兵炮,这个型号主要装备陆军,后来海军也开始使用,但被称为三年式迫击炮。
7、施耐德M1929型105毫米榴弹炮除了迫击炮外,日本还在30年代引进来自法国的施耐德M1929式105毫米榴弹炮,该型号在20年代末期定型,全炮重量4.3吨,炮管长度3.2米,高低射界0度到+43度,最大射程15公里,在行军时需要使用轮式牵引车或马匹来拖拽。
曾在抗日战争中,日本军队也在战场上投入了一部分M1929式105毫米榴弹炮,不过数量并不如日本的国产火炮多。
8、维克斯M25装甲车抗战初期,日本军队还采购了来自英国的维克斯M25型轮式装甲车,该型号在1923年就开始生产,动力方面搭载了一台65马力的4缸汽油发动机,最高行驶速度每小时大约64公里,但并不能4×4全驱,只具备4×2驱动。
该车全长大约5.03米,宽度2.5米,高度2.8米,战斗全重大约7.5吨,车内可容纳4~5名成员,武器方面还装备了两挺7.7毫米水冷重机枪,这种装甲车在抗战初期主要装备给日本海军陆战队,曾在淞沪会战中使用过,后来日本还在此基础上,仿制出了他们国产的八七式装甲车,主要装备陆军部队使用。
9、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在抗战爆发前,日本还引进过来自英国的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也属于维克斯旗下的产品之一,这种战车全长只有2.46米,宽度1.7米,高度1.22米,战斗全重只有1.5吨,严格来讲,只能算是履带装甲车,算不上坦克。
该型战车的武器方面也比较简单,只有一挺维克斯7.7毫米水冷重机枪,而且默认的型号一般都采用敞篷式设计,并没有封闭式车舱,在抗战初期,这种小型战车也曾被日军投入到中国战场上使用,但后来基本上被他们国产的九四式轻型坦克取代。
10、菲亚特BR.20轰炸机虽然二战期间日本造的飞机也算不错,不过也引进了国外的型号,就比如在30年代引进过意大利的菲亚特 BR.20轰炸机,该型号在1936年正式定型,机身全长16.68米,翼展21.56米,机身高度4.75米,空重6.5吨。
动力方面搭载了两台菲亚特2C.41风冷式发动机,最大功率1000马力,最高飞行速度每小时大约440公里,在武器方面配备了三挺12.7毫米SAFAT航空机枪,主要用于近距离防御,弹舱内还可容纳1600公斤的航空炸弹,这种轰炸机当年日军引进了80多架,而且有一大半都用在了侵华战争中。
除了以上这些,其实二战中的日本还有不少引进国外的轻重兵器,只是有些没有明确的记载和详细的资料,在此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了,还请大家谅解,别忘了关注,下期继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