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随产业走”的长沙,如何坐稳“长江中游地区的中心城市”
从2017年首次迈入“万亿GDP俱乐部”,到2024年GDP突破1.5万亿元,有着全省28.7%首位度,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长沙如何实现城市能级的步步跃升?
强制造、强服务、强科创的长沙2024
地处华中腹地的长沙,是连接珠三角、长三角与成渝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以“高铁四小时经济圈”覆盖全国超10亿人口,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位居全国前十。
2024年,长沙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创近年新高,制造业占GDP比重达28.5%,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电子信息、食品制造等优势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规模工业37个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为73.0%。
截至2024年,长沙累计培育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4个,省级中小特色产业集群2个。
2024年,长沙新增研发机构1178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3.3%,技术合同成交额1400亿元。新增国家、省级科技人才670人,新认定市级高层次人才632名,企业研发中心集聚人才近6000人,在长外国专家增长14%。2024年,长沙在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中跃居第32位,较2023年上升5位;在全球科研城市榜单中跃居第23位,较2023年上升7位。
从2014年10月首发至今,中欧班列(长沙)累计开行超过5500列,连续4年保持千列规模,连续6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辐射亚欧近30个国家100个城市。
2024年,长沙实际使用外资27.9亿美元,占全省60%;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23家,同比增长8.3%。在长沙深耕业务的外资企业巨头包括日本永旺、英国保诚、荷兰壳牌、法国威立雅、瑞典宜家、新加坡益海嘉里等。
2024年,长沙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000亿元,上榜“2024全球100目的地”,位居假日旅游“全国十大热门城市”。
工程机械与汽车产业的长沙强点
长沙已连续数年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十强,2021年排名第十,2022年排名第八,2023年排名第六,2024年已升至第五,是前十唯二、前五唯一的长江中游地区和中部地区城市。
长沙的制造业强点是什么?
2024年,长沙工程机械集群规模突破2500亿元,占全国30%以上,“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名副其实。
2024年,长沙工程机械出口额达290.6亿元,同比增长22.9%;海外营收复合增长率超50%,毛利率突破30%,在印尼、泰国、加纳等20余国市场位居第一。
全球工程机械50强榜单上,三一、中联、山河、铁建、星邦5家均来自长沙,带动上下游400余家配套企业协同发展,产品已销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占比均超过50%,并逐步探索从“产品出口”升级到“产业出海”,全球20%的工程机械智能部件有望贴上“长沙智造”标签。
在全国城市都在竞逐汽车产业的当下,长沙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生态,涵盖整车制造、零部件供应、研发测试等环节。依托比亚迪、上汽大众等龙头企业,长沙经开区已形成千亿级汽车产业链。
2025-2035年的长沙愿景
长沙的发展,一直有着湘南三市衡阳、郴州、永州的默默贡献,上述三市至今还在把优质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给长沙。
2022年,湖南省在长沙召开实施“强省会”战略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推进会,大大加强了省内各市对老大哥的支持力度,GDP破万亿、人口过千万、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第五的长沙迎来了又一剂强心针。
过去10年,长沙人口增加320万,在省会城市中表现亮眼。截至2024年底,长沙市常住人口达1060万,较2020年新增超60万人,增速领跑中部六省。《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2035年长沙全市常住人口规模将达1550万左右。
根据《长沙市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2025年长沙重点建设项目659个,预估年度投资约2475亿元。
2025年,长沙GDP有望突破1.8万亿元(2024年为1.56万亿元,排名全国15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至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