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乌龙之永春佛手茶
永春佛手,又名香橼,为闽南乌龙茶中的一种。产于福建省永春县,由佛手品种茶树嫩梢制成。
佛手原产于安溪金榜乡骑虎岩,最早记载佛手品种来源的是1937年福安茶业改良场技师庄灿彰所写的《安溪茶业调查》,“相传二十年前,安溪第四区骑虎岩上一和尚,取柑橘类之香圆(香橼的俗称)作砧木,接茶穗于砧上而得此种,是否可靠,极是疑问。”佛手品种于1919年传入永春华兴种植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只有茶苗15株,后经压条繁殖,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至20世纪 30年代,永春就有单独成箱的佛手经永春华兴公司南洋办事处转销马来西亚。50至60年代,永春佛手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单独成箱以商品名“香橼”进入市场,远销东南亚各国。
福建省永春县地处戴云山脉,山清水秀,朝雾夕岚,泉甘土赤,是佛手品种生长的适宜之地。
佛手的叶形与芸香科的香橼柑的叶片相似,叶接近圆而叶质柔软,其加工方法与铁观音有所区别,其品质特点也不一样。永春佛手紧结、肥壮重实,卷曲呈蚝干状,色泽砂绿、乌润;内质香气高锐具独特的果香,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橙黄、清澈,叶底黄绿、软亮。
近年来,永春佛手多次被评为优质产品奖。1983年,全国华侨茶叶基金会授予永春北碚华侨果场佛手茶以“培植发展出口优质产品佛手奖”。1985年,永春松鹤牌香橼被评为省优产品。同年,永春佛手被农业部评为优质奖。1986年又荣获商业部部优产品称号。现永春县已有佛手茶园1133公顷,年产佛手茶1100吨。佛手茶尤以香气高锐,滋味浓厚而受闽、粤、港、澳等地及东南亚侨胞的喜爱。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