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巴基斯坦差点被印度亡国,关键时刻毛主席相帮,奠定中巴友谊
声 明 : 本 文 内 容 均 引 用 权 威 资 料 结 合 个 人 观 点 进 行 撰 写 , 文 末 已 标 注 文 献 来 源 及 截 图 , 请 知 悉 。
1965年,印巴因克什米尔问题爆发第二次战争,背靠美国、苏联武器支持的印度,差点把巴基斯坦给打得灭了国。
就在关键时刻,毛主席力挽狂澜,作出了重要且正确的指示,中国政府相帮,才将巴基斯坦给拉了回来,自此奠定了两国的友谊。
而60年后的现在,印巴两国,再一次于克什米尔地区交火,印度大有发动全面战争的打算,两国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当初我国为何在西方各国,以及巴基斯坦的盟国,都坐视不理的情况下,要主动伸出援手呢?
印度和巴基斯坦,本来就是同一个国家,也就是一家人。为何会闹到今天这个地步,其实离不开英国在背后的推波助澜。1849年,在英国殖民者占领了全印度之后。
不管是印度还是巴基斯坦,当时都是紧紧团结在一起,抵抗着英国的殖民主义运动。进入二十世纪,爆发二战之后,卷入战场的英国,只能中断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英属印度的解体就在眼前,而英国在离开之前,知道他们内部因为宗教信仰问题,其实早就有了异心,所以对信奉印度教徒的印度,和信奉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实施了分治政策。
最后根据1947年的印度独立法规定,英属印度从此被分为了,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国家。
可就是因为分界线划分的不清楚,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一直都是一个冲突点。
谁都不愿意退让,从此埋下了祸根,克什米尔地区的宗教信仰,也是非常复杂的,王公是印度教徒,可80%的居民却都是穆斯林。
为何两国都不愿意放弃争夺克什米尔地区,因为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正好就处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一旦被对方夺了去,就等于自家的大门彻底敞开了,国家从此便陷入到了威胁中。
1948年,爆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打了小一年之后,双方才停火,但却对克什米尔的划分依旧是没有统一意见。
但其实到了六十年代的时候,背靠大国支持的印度,实际上已经完全接管了克什米尔。
所以到了1965年8月,巴基斯坦境内的一些极端恐怖分子,在印度多年的压迫下,忍无可忍,最后直接跑到了克什米尔地区。
偷偷对印度的相关据点,发动了一系列袭击,可这正中印度的下怀了,印度政府直接以镇压武装暴乱为借口,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直接向巴基斯坦进攻。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可算是笑开了怀,因为南亚局势越乱,就越容易对付,跟印巴邻国的中国,
果不其然,巴基斯坦刚开始就被打得,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简直惨不忍睹!
1965年9月6日凌晨时分,印度不宣而战的情况下,巴基斯坦丝毫没有准备,被打得是节节败退。
很快,自家的三个哨所都被印度士兵给占领,而巴基斯坦的士兵,就这么一退再退,直接退到了亚克尔运河边。
如果再退的话,那真的是离亡国不远了。可印军有着大量先进的坦克装备,实力较弱的巴军,无法在陆地上的较量占据优势,
于是有着坚定决心的巴军,说什么都不能再退,空军出动夺取了制空权,这才为地面部队提供了火力支援,算是初步扭转了局面。
可印军的攻势太猛了,出动了近400辆的坦克,所以关键时刻,巴基斯坦肯定是打算摇人的,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老大哥美国了。
在二战结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巴基斯坦跟美国的关系,要比跟中国的关系好很多,在朝鲜战争中,巴基斯坦还配合美国,成为其在南亚的支撑点。
并与美国签订了共同防务援助协定,明面上看,巴基斯坦便是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盟国之一,所以得到美国的大量军事援助,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
可结果呢,美国对对巴基斯坦的求助是视而不见的,表面上说,为了避免冲突扩大,所以对两国实行武器禁运,并暂停经济援助,但其实背地里,美国政府早已跟印度同流合污,将印度当成其南亚政策战略的一个关键点。
同时印度还有着来自苏联提供的先进武器。这种情况下,巴基斯坦还怎么打,求助了一圈之后,愣是一个盟友都不愿意主动相帮,毕竟哪个国家敢跟美苏两大国相抗呢?
即使是支援了,所提供的也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武器装备而已。就在巴基斯坦陷入到了绝望的时刻,中国出手相帮了。
这是令巴基斯坦所意想不到的一件事,虽然中巴两国山水相连,早在1951年,便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可在冷战的格局下,两国的关系是疏远和冷淡的,尤其是巴基斯坦和美国合作之后,两国的关系更是走向了恶化。
但其实,作为邻国,中国则是希望发展跟巴基斯坦的友好关系。
却没想到,在遭遇亡国的危机时刻,竟是中国政府主动相帮,且毛主席所提出的重要指示,更是将危在旦夕的巴基斯坦给救了回来。
毛主席的重要决定,让巴铁躲过了这场灭国危机,自此,中巴建立铁一般的友谊。
在印军的大规模进攻下,巴基斯坦的第二大城市拉合尔,差一点就要被印度给夺了去,
当时毛主席得知,印度不宣而战,将巴基斯坦重创之后,就已经在心里决定要援助巴基斯坦,只不过相关的计划方案,还是需要准备的。
早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我军就跟印军打了交道,毛主席自然也晓得,印度为何要夺去克什米尔地区,就是为了进一步侵略巴基斯坦。
而真的被他们得逞之后,中国的边界安全也就遭遇了威胁,所以9月16日,中国政府便公开进行表态,抗议印度的侵略行为,是有违国际法的。
且中国一直都是支持反侵略斗争的,所以我们是站在巴基斯坦这一边的。当时印军还趁机,在中锡边界中国的一侧和边界线上建设了侵略工事,还抢走了我方的财物。
明晃晃在两国边界开始了入侵活动,所以我国政府,先是发声明,强烈谴责印军的行为,其实这也是为了给印军减轻压力的。
中国发声之后,印度自然是要掂量掂量的, 不然中国的实力他们是见证过的,所以不多时,印军就赶紧派兵,拆除了中印边境,那56个军事工事。
同时,印军也是不甘心的,一边调集兵力的同时,还一边跟美国进行求助,毕竟他们担心,一旦中国要是进攻印度了。
美国的军事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可朝鲜战争中,美国又不是没有见识过志愿军的能力,心里早已留下了阴影。
若非万不得已的时刻,他们也不愿意跟中国起冲突的。这边印度呢,想着距离成功近在咫尺,自然是不愿意轻易放弃的。
于是加紧了对巴基斯坦的攻势,而我国便在巴基斯坦快要亡国的关键时刻,先是给巴基斯坦提供了众多先进武器。
大约有100多门野战炮,和两百多辆坦克等,硬实力的支持,给了巴基斯坦抗击印度的信心。战斗力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
于是,在9月17日查温达地区的坦克大战中,印度被巴基斯坦爆发的实力给狠狠挫了锐气,装甲部队几乎全部都瘫痪了。
后来印度不得不接受联合国的调停,跟巴基斯坦谈判停火协议。1966年1月,第二次印巴战争就此结束。
也是从这次事件中,巴基斯坦牢牢记下了中国的情谊,跟中国的往来更加密切,所以才成为了我们口中的巴铁。
1971年,在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候,巴基斯坦也是公开为中国投出了赞成票,即使那时美国是强加阻拦的。
后来,在毛主席的特批下, 我国给了巴基斯坦5亿元人民币,沿着当年的丝绸之路,为巴基斯坦修建了一条新的公路。
正是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才让巴铁从亡国的危机中挺了过来,也挫败了印度、美国的阴谋野心。
现如今,中巴之间的友谊,也依旧是令无数人动容的存在!
参考资料:
中国国家历史:毛主席一计化解1965年巴基斯坦危难
中国知网:毛主席一计化解1965年巴基斯坦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