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国内出游高达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推荐 05-06 阅读:1 评论:0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全国国内出游人数达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以下是具体分析与亮点总结:

一、核心数据与市场表现

出游人次与消费增长假期5天内,国内旅游市场呈现稳步复苏态势,出游人次和消费额均实现正增长。其中,消费增速(8.0%)略高于人次增速(6.4%),显示游客人均消费水平提升。

入境与出境双复苏

入境旅游:缅甸、韩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英国、泰国、菲律宾、俄罗斯、越南、日本为主要客源地,占外国游客总数的57.4%。重庆无人机灯光秀、魁星楼等景点吸引大量入境游客打卡,大熊猫文创产品备受青睐。

出境旅游: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尼、澳大利亚、柬埔寨、俄罗斯为热门目的地。

二、消费亮点与文旅创新

夜间经济与文化体验

夜间文旅消费活跃,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客流量达7595.44万人次,同比增长5.2%。广西多地通过光影秀、音乐节等激活夜经济。

文博场馆热度攀升,湖北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延长开放时间,推出数字文物VR体验项目。

音乐节与“票根经济”

音乐节成为消费新引擎,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草莓音乐节、仙人掌音乐节等带动周边酒店预订量增长超180%。海口因演唱会拉动酒店预订量同比激增3.4倍,形成“1元门票带动7-8元综合消费”的效应。

科技赋能与智慧服务

苏州全域启用“AI避高峰”系统优化行程,四川青城山景区引入外骨骼机器人和无人机送货服务,提升游客体验。

三、热门目的地与新兴趋势

传统热门城市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重庆、南京、武汉、深圳、西安位列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

县域与小众目的地崛起

浙江桐庐、安徽怀宁、湖南新化等县城因性价比高、人流少成为“反向旅游”热门,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80%。

新疆北屯、西藏昌都、云南怒江等地长线游预订量增长超100%,雨林徒步、沙漠骑行等深度玩法受青睐。

四、文旅惠民措施

各地推出多项惠民政策,包括:

消费券与折扣:发放旅游购物电子消费券、景区门票减免、酒店折扣等。

交通优化:多地增设充电桩、设置“爱心服务专区”提升出行体验。

活动创新:河南郑州“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通过沉浸式演出吸引游客,湖北推出“知音湖北旅游消费季”等主题活动。

五、区域市场表现

广东:全省接待游客4608.2万人次,旅游收入295亿元,广州文旅消费超121亿元。

湖北:A级景区接待游客1781.33万人次,武当山、龟峰山等景区单日客流创新高,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70%。

总结

2025年“五一”假期文旅市场呈现“消费升级、供需两旺、创新活跃”的特点,夜间经济、音乐节、科技服务与县域旅游成为增长新引擎。未来,文旅融合与智慧化服务或将进一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网友评论

社会瞭望台

分享社会上最新最有用的新闻资讯,独到观点,解疑答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