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总局官宣!朱婷落选女排却获重要职务,未来或逆袭重返国家队
2025年5月5日,意大利科内利亚诺女排以3:0横扫对手,成功卫冕欧冠冠军。全场砍下14分的朱婷,捧起个人职业生涯第23座冠军奖杯,完成史无前例的“双圈全满贯”(国家队与俱乐部全赛事夺冠)。然而,短短24小时后,中国排协公布的集训名单中,朱婷的名字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体育总局授予她“国家级教练员”资格的消息。
一边是欧洲赛场的巅峰荣耀,一边是国家队的转身离场,这位30岁的女排传奇,究竟在下一盘什么棋?
朱婷的职业生涯堪称“开挂模式”:2016年里约奥运会MVP、两届世界杯冠军、欧冠MVP……她几乎包揽了所有顶级赛事的个人最高荣誉。即便在2023年手腕重伤后,她仍以场均65%的扣球成功率称霸意甲联赛,用实力证明“世界第一主攻”绝非虚名。
此次欧冠卫冕,更让她成为唯一在球员生涯实现“双圈全满贯”的亚洲运动员。颁奖典礼上,恩师郎平现身拥抱的一幕,让无数球迷感慨:“这是中国女排两代王牌的传承。”
尽管竞技状态在线,朱婷的落选实则早有端倪:
国家队年轻化战略:2024年集训名单中,16人为“00后”,主教练赵勇直言要“以赛代练”,为巴黎奥运后的新周期储备力量。
伤病与年龄隐忧:朱婷近年饱受手腕和腰伤困扰,意甲密集赛程下,她曾坦言“身体恢复速度大不如前”。
有业内人士分析:“朱婷的战术价值无可替代,但年轻化阵容需要更稳定的出勤率。与其冒险,不如让她以另一种身份延续影响力。”
国家级教练员资格的获得,让朱婷的未来充满想象空间:
技术传承:她亲历郎平、古德蒂等名帅指导,对欧美战术体系理解深刻,能弥补国内教练国际化视野的短板。
精神标杆:从河南农村女孩到世界冠军,她的逆袭故事本身就是最好的“励志教材”。
不过,朱婷尚未公开退役计划。体育总局内部人士透露:“不排除‘球员+教练’的双重身份——就像当年的郎平。”
争议迅速席卷社交平台:
支持派:“李盈莹们还没经过大赛淬炼,世锦赛不带朱婷就是自废武功!”
理性派:“东京奥运带伤硬上的教训还不够吗?科学规划比情怀更重要。”
专家视角:前国手冯坤呼吁:“新老交替不能一刀切,朱婷的经验能帮年轻人少走弯路。”
朱婷的“落选”与“转型”,折射出中国女排的深层命题:如何平衡当下战绩与长远发展?若她以教练身份回归,或许能将自己的实战智慧注入新一代球员;若她选择继续征战,那份“30岁仍能统治欧洲”的斗志,何尝不是对年轻队员最好的激励?
正如球迷的留言:“无论是扣球还是执教,朱婷的传奇永远不会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