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御赐第一泉:北京玉泉山玉泉
玉泉位在颐和园以西的玉泉山南麓,出露在奥陶系石灰岩缝隙中。玉泉水“水清而碧,澄洁似玉”,故称玉泉。玉泉所在的山上洞壑迂回,流泉遍布,故称玉泉山。玉泉山六峰连缀,逶迤南北,属西山的支脉,其山“土纹隐起,作苍龙鳞,沙痕石隙,随地皆泉”,自然风景十分优美。
据说,古代玉泉泉口附近有大石,镌刻着“玉泉”二字,玉泉水从此大石前经过,宛若玉液奔涌,翠虹垂天。于是,在公元12世纪末,金章宗完颜景把玉泉纳入燕京八景,定名为玉泉垂虹。至清乾隆时,皇帝又把玉泉垂虹改为玉泉趵突。玉泉流量大而稳定,曾是金中都、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河湖系统的主要水源。著名的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曾引玉泉等11处泉水,凿成通惠河,便利了交通运输,更对大都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明代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就把玉泉定为宫廷饮用水之水源地,并沿袭至清代。
玉泉被宫廷选为饮用水源,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玉泉水洁如玉,含盐量低,水温适中,水味甘美,又距皇城不远。清朝乾隆皇帝曾命人分别从全国各地汲取名泉水样和玉泉水一起进行比较、秤水检测,结果,北京玉泉水名列第一,比国内其他名泉的水都轻,证明泉水所含杂质最少,水质最优。当今,用20世纪80年代的先进检测方法对玉泉水分析鉴定,其结果也表明此泉水确实是一种极为理想的饮用水源。
玉泉被选作宫廷用水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该泉四季势如鼎沸,涌水量稳定,从不干涸。那么玉泉水为什么水质佳美而又水量丰富呢?这是因为玉泉有良好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玉泉的补给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和永定河水。在玉泉山附近还有迸珠泉、裂锦泉、试墨泉和珠宝泉等泉头出露,构成玉泉山泉群。明朝文人刘侗游历了该泉群后,描述了泉水群的情景为:“泉迸湖底,犹如练帛,裂而珠之,直弹湖面,涣然合于湖。”玉泉径流路程不长,且无含盐量较多的地层,故涌水量大,水洁而味美,成为一处难得的优质水源地。玉泉山泉群最大平均涌水量达5760立方米/时。
玉泉水质好,古有定评。元代《一统志》说玉泉“泉极甘冽”。乾隆皇帝特地撰写了《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全文交由户部尚书、军机大臣汪由敦书写刻石,立于泉旁。明人吴宽所赋《饮玉泉》诗曰:“龙唇喷薄净无腥,纯浸西南万叠青。……坐临且脱登山屐,汲饮重修调水符。尘渴正须清泠好,寺僧犹自置茶炉。”用玉泉水沏茶,色、味、香俱佳,确实非同一般。据此。当年乾隆还讥嘲茶圣陆羽,说他对南方诸泉的评定颇为中肯,可惜他没有到过北京,不识玉泉水之佳妙。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