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痛的领悟!海派清口周立波:蛙生井底却幸福,蛙跳井底很痛苦

体育 02-28 阅读:2 评论:0

独创了“海派清口”的演员周立波,在2月27日的个人社交媒体上,如此写道:

“是出生在井底的蛙幸福,还是跳进井里的蛙幸福?答案肯定是出生在井底的蛙幸福,因为,无知就是幸福!许多蛙不是自己跳进去的,是被人推下去的。你现在知道:见过世面的青蛙有多痛苦了吧?这就叫——蛙噻!”

周立波是个幽默人,这是他的天赋与职业所在,但他的这段话,只是到了最末一句,才玩了一个“谐音梗”的幽默包袱:“蛙噻”。

不过,个人认为:是不是改成“蛙塞”更好呢?意即“蛙被塞进井底”——这就与周立波前文中的“蛙大多是被推进井底”之语相呼应了!

其实,周立波这次主要不是在玩幽默,而是玩起了哲思——这段话的深刻含义,不知人们是否读懂了呢?

不可否认的是,能以如此形象化的比拟手法,寓言式地提示深刻的哲思,这样的语言表达手段,周立波玩起来甚至超越了不少作家、哲学家的水平了。

“生于井底之蛙”,因为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就会安于井底一隅,一生只观井口那么大的天空,就以为这便是全世界了,其就会因此没有了更多的想法、欲望与追求,只求安于井底一席之地、井口一锅蓝天大小的人生了。

所以,这样的人就会“知足常乐”,或者是逆来顺受、安于现状了!

因此,说这样的的人很幸福,在一定程度和层面上而言,确实是如此,这也极符合流行于世的“心灵鸡汤学”中做人与混世之态度,或许也与佛教及儒道中的“无为”之传统哲学有所相通了。

而跳进井底的蛙,当然就难出来了,但因其曾见识过大千世界,再被囿于狭隘的一井之底时,就会回忆、向往与渴望曾展现在自己心中的宽广、自由与多样性的世界——知道得越多越,或曰“知识、认知越多越痛苦”,此之谓也!

中国的历史与传统文化思想与认知中,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有一个“我乃天朝之世界中心”的意识与感觉,但将这样的地理环境转化成心灵的追求时,并放之于全世界,或是置于宇宙的时空中,其实所谓的“天朝”,也一样会小得像“井底”了!

到了现、当代,多少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睁开眼看世界,并开始不断地走出去,我们中国人才从此走出了“坐井观天”自设了数千年的“天朝”之井底,于是,才有了现在中国改革开放、拥抱世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伟大突破与进步!

所以,当我们细思周立波的这段话时,对于个别人言之凿凿的“我想回到唐朝”“我想回到过去”云云的无病呻吟,或许就能感觉到,那不过就是一个个曾经的“天朝井底”罢了!

确实,对于心智已开的人类,看到更大的世界、更真实的世界,反而会让一些人的痛苦感加重,那是因为,你已开始面对真实和真正的世界了!

“躲进小楼成一统”后的与世隔绝,或许会有眼不见心不烦的感觉,但是一生的时光里,只坐回一只井底之蛙,并不是民智已开的人类真正的精神追求——因为,失去了天空之自由的人,其实与井底之蛙真的还有何异呢?

当然,你如果只想做一只没有思想、没有追求的蛙,那也是你的个人自由,那就好好地安守于你的“井底”吧;但是,对于见过世面;或心智已向世界打开的人们,当然也会有再不想跳回井底的自由,更不想被人推进井底,被动而无奈的成了“坐井观天”的奴隶!

如果你能想到此,难道不觉得:周立波的这段话,原来竟是多么痛的领悟啊!【原创评论:瑜说还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