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特朗普逼迫接盘美国玉米后,火速派人来华示好
据环球时报消息,据日本《日经新闻》4月26日报道,作为美日关税谈判的一部分,日本正在探讨增加美国玉米的进口量。《日经新闻》称,美国对中国玉米出口减少,而日方此举将有助于抵消影响,以此与美政府达成妥协。玉米主要用于动物饲料。美国是日本最大的玉米进口来源国,2024年占比近80%。《日经新闻》4月24日报道称,日本政府也在考虑增加美国大豆的进口 。日本政府认为,增加玉米和大豆的进口将成为美日关税谈判中的有效筹码。
其实,日本之所以答应特朗普的要求就是为了解决关税问题,大家肯定都记得在4月份中旬的时候,日本派出代表赤泽亮和特朗普进行谈判的事件吧。当时 美日在进行谈判后,特朗普还发布了和赤泽亮和合照,表示美日此次谈判进行得非常顺利,而赤泽亮也公开表示,将日本的想法告诉了特朗普了。双方交流了很多,而这日本进口美国农产品也正是美日此次谈判的一部分,至于其他关税问题,比如汽车关税这些,美日会在本月月底继续对关税问题进行讨论的。
石破茂(资料图)
但这恐怕只是日本的一厢情愿。日本对玉米和大豆的需求量并不大,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大豆进口总量为317万吨,其中65.7%来自美国,而且美国本来就是日本最大的玉米进口来源国,2024年日本的进口大豆近80%都来自美国,根本没有更多上涨的空间。相比之下,中国2024年从美国进口了 2213.4 万吨大豆,207.4 万吨玉米,即便日本把所有的进口大豆和玉米都换成美国供应,也弥补不了美国失去中国市场的损失。
虽然日本能“吃下”一部分美国大豆,不过,这对于庞大的美国大豆基数而已还是太少了,所以,就目前来看,美国大豆协会对美国国内农民可能受到的影响表示担忧,他们迫切希望特朗普政府尽快与中国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对此,美国大豆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格尔特(Scott Gerlt)就警告称,由于中国的需求占到美国大豆出口市场的60%,所以就大豆而言,找到能取代中国需求的其他市场非常困难,而中国减少采购可能会在供应链中产生其他连锁反应。
大豆(资料图)
据《环球时报》消息,继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上周率团结束中国之行后,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于4月27日至29日率跨党派议员代表团访华。紧接着,公明党前党首山口那津男和石井启一定于28日至30日访问中国,日程上与森山一行还有交集。对森山裕来说,此行是他继今年1月之后再次访华,也是接替二阶俊博出任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之后首次访华。日中友好议员联盟现由近40名日本国会议员组成。森山裕接棒后就表示希望尽早率联盟成员访问中国。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家珅26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务实。孙家珅表示,日方近期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不仅是向北京释放的战略信号,也是对日益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务实”回应。如今,美国的关税政策让作为其亲密盟友的日本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是美国施压要求其与中国“脱钩断链”,另一方面则是要维护与北京的经贸关系。中日两国在经济上仍深度相互依存,这迫使东京即便面临华盛顿不断加大的压力,也不得不谨慎行事。
日本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资料图)
《日本经济新闻》25日评论说,执政党要员在短时间内相继访华的情况并不常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26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近期中日高级别互动对外释放的信息很特殊,影响也不止于双边层面。在美国关税政策搅动全球经济秩序的关键时刻,中日两国的密切互动本身就是美国发动关税战产生的地缘政治影响,是中日作为全球重要经济大国对美国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的一种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