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进口车加税25%!特朗普无差扫射下,盟友都怒了,只有一国跪

科技 05-01 阅读:125 评论:0

面对特朗普对所有进口汽车加关税的局面,美国的盟友接下来可能要组成“反美同盟”了。

刚刚过去的26号,特朗普再次挥舞起关税大棒,他签署公告,要对所有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

特朗普还专门强调,这次加征是永久性的,而且他没有兴趣跟任何国家谈判,也不会对任何国家例外。

美国的几个盟友傻眼了,不管是汽车整车还是汽车零部件系统,有几个国家是主要向美国出口汽车产品的。

现在,特朗普再一次向盟友举起了关税大棒,很符合他一贯的作风。从未来的局面看,加税之后势必会导致进口汽车销售价格的上涨,最终需要美国的消费者来买单。

得罪盟友以及消费者的情况,难道特朗普都不知道吗?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就得去分析特朗普究竟想要什么。

去年进口了800万辆汽车

美国去年一年进口了至少800万辆汽车,贸易总规模达到了2400亿美元,这一占比达到了汽车总销售的大约50%。

美国主要从邻国墨西哥进口汽车,此外,韩国、日本、加拿大、德国也是主要向美国出口汽车的国家。所以说,增加汽车关税,首当其冲受损的是美国的盟友。

值得一提的是,墨西哥能够成为汽车供应大国并不是因为有技术,而是由于其靠近美国的便利,使得大量的汽车制造商愿意将生产线和工厂设置在这里,以便进一步降低成本。

甚至包括美国的汽车制造商,诸如特斯拉这些企业也都在墨西哥设置生产线,因为相对于美国国内的用工成本,墨西哥的用工成本更低。

也因此,从4月2号开始,关税生效后,不但外国的汽车制造商会受到威胁,连美国自己的汽车制造商也不能除外。

不得不说,特朗普的无差别攻击行为,相当于在拖把上沾了屎,然后肆意舞动,把围在身边的盟友以及自己人吓得惊慌失措。

26号,白宫刚刚宣布这个消息,通用汽车公司的股价就下跌了至少3%,美国的其他汽车品牌股价下降的幅度也达到了3.6%。

哪怕是特朗普的盟友马斯克,当天也公开表示,关税政策会影响特斯拉,未来汽车零部件的价格会上涨。

而从美国民众的角度去看,未来购买汽车的成本肯定会上涨。业界已经对特朗普展开了公开的批评,部分车型成本至少会上涨2000~12000美元左右。

但就像特朗普此前采取的任何行动那样,不管出现怎样的争议,他都不会在乎,会持续我行我素。

而且此次加税不仅仅是针对汽车整车产品,包括汽车的零部件。同样也加。

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也加

特朗普此次加税的依据是美国在1962年出台的《贸易扩展法》,他说,此举是为了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

交税的范围囊括了轿车、轻型卡车、运动型汽车等等,汽车的零部件则主要是发动机和变速箱。如果有必要,未来特朗普还可能会扩展到其他零件。

具体来看,假设一辆汽车是从墨西哥进口,汽车使用的零件有一半产自美国,剩余的一半则要加征关税,具体的税率也就是25%的一半,即12.5%。

很显然,特朗普把美国自己的汽车制造商和国外分的那么清楚,是不想伤及自家的企业。但问题在于,现在美国汽车制造商有很多零部件都是靠进口的。

在这种局面下,哪怕是美国自己的汽车制造商,汽车的生产成本也会增加。白宫方面表示,接下来严格执行,每年将会带来超过1000亿美元的新收入。

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日本的汽车每年大量出口美国市场,特朗普刚刚宣布这一消息,丰田、本田、日产等主要汽车品牌的股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日本媒体直言不讳的表示,未来日本汽车制造商的盈利会恶化。其实,不光国外的汽车制造商盈利会恶化,美国国内的企业也是如此。

统计显示,2024年美国销售的大部分新车都是在国外组装,汽车零部件的进口规模更是达到了4700亿美元以上。

这种相互交织的局面,特朗普接下来根本无法将美国的企业跟外国的企业切割开来。所以,当消息刚刚公布,不管是美国国内还是美国的盟友,都公开批评特朗普。

盟友异口同声“反美”

美国的邻国加拿大已经表示要对特朗普的加税行为进行反制。加拿大刚刚更换了总理,新的总理将特朗普的行为称之为“直接攻击”。

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特朗普不管不顾的这么操作,已经让美国和加拿大的关系处在持续崩溃之中。

为了保护本国的汽车产业,加拿大的新政府此前已经决定拿出20亿加元用作未来的战略应对基金。

换句话说,在关税和贸易战方面,加拿大已经做好了后勤准备,要和美国“打持久战”。另一个邻国墨西哥也不例外。

墨西哥汽车行业的人士公开表示,美国完全不顾规则,或者说是特朗普本人把此前签订的相关协议视为儿戏,这种冲击经济一体化的行为,最终会影响到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

因为在墨西哥大量设厂造车的企业都是美国品牌,未来的生产成本急速提高,无非还是要美国人自己来买单。

日本方面的反应相对克制,毕竟和美国的关系并不对等。不过,石破茂也公开表示,日本需要考虑对美国的关税声明作出适当的回应,要把所有的选项都摆在桌面上。

换句话说,日本还是倾向于和美国进行谈判,但特朗普已经把谈判的所有可能都给堵死了。

对于欧盟方面,则公开表示要维护自身的利益,尤其是德国,因为是汽车出口大国,德国国内的媒体都在公开批评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德国汽车业内的人士还表示,未来全球的汽车供应链都将受到严重冲击,至于对消费者的影响也是负面的。

美国国内的媒体也坦言,特朗普进一步撕裂了和盟友的关系,其他的国家已经在酝酿反制措施,盟友接下来都要反美了,这种现象在眼下显得极其抽象。

在众多批评的国家中,只有一个国家没有表态,而且该国的企业此前还采取了迎合特朗普的举动。

韩国人跪下了

本月25号,也就是特朗普宣布加税的前一天,韩国现代集团高调宣布,拿出210亿美元,在美国建钢铁厂。

对于现代集团的行为,特朗普很高兴,他说这是关税有效的最直接的证明。因为特朗普加税的理由很清晰,汽车制造商只要在美国本土造车,就不会有关税。

所以说,面对特朗普的不可理喻,韩国人已经跪下了,接下来韩国的车企还有可能进一步在美国国内投资。

而且不光是韩国的汽车制造商,包括造船业,韩国的企业为了和我国的造船企业展开竞争,拿下美国大额的订单,也选择向美国人屈服,接下来不进口中国的钢铁产品。

韩国人可能盘算着,只要自己迎合了特朗普,未来就能更进一步拿下美国的汽车和造船份额,可实际上,韩国人打错了算盘。

特朗普不仅仅希望制造业回流,更希望美国自己的企业以及从业者撑起制造业的大梁。在这种局面下,韩国作为外企未来更进一步的美国市场发展,不见得能够分到多少利润。

最关键的是,韩国迎合特朗普,另一方面可能会伤及本国制造业在世界其他国家的份额,孰轻孰重,韩国人总是在关键时刻犯糊涂。

而且从更长远的角度去看,特朗普的这种做法非但不能够让制造业回流,还会进一步逼死美国自己的汽车产业。

美国要开启内循环了吗?

按照特朗普想当然的目标,所有的汽车制造商都到美国生产,美国人就可以通过制造业获得就业机会,生产出来的汽车既可以供应本国市场,也能用于出口。

想法很美好,但现实的情况,会变成其他国家和市场美国汽车品牌的抵制。

道理很简单,特朗普现在针对别国加征关税,其他国家难道就不会采取反制措施吗?其他国家难道就会允许美国的汽车品牌,毫无阻拦地进入自己的市场吗?

所以,接下来的局面只能是,美国自己的品牌在国内自产自销,不要再想着去扩大世界市场了。

还有一点特朗普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汽车产品已经占据了世界市场相当大的份额。未来的世界汽车市场可能只有两个,一个是美国国内的市场,一个是中国的市场,哪个市场更大,不言而喻。

因为中国的市场还包括了世界市场,美国只能开启真正的内循环,陷入到越来越孤立的境地。

还有一点特朗普不得不承认,即便把汽车制造商逼回国内,综合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会进一步伤及美国整体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说,哪怕是内循环,未来的局面也不好。

然而,特朗普是一个从不认错的人,只要是他认准了的事,就一定会做下去。

结语

其他国家的汽车制造商如果失去美国市场,完全还可以开拓世界市场。但是对美国的汽车制造商来说,特朗普用一己之力得罪了全世界,美国的汽车品牌接下来会有好果子吃吗?

短视的特朗普只看到了税收潜在的增加可能,却并没有看到美国企业以及大众,需要为他的这种行为来付出和买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