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布彭扎离世仍比赛,管理者根本没意识到中超的品牌和口碑
布彭扎离世余波:中超联赛的“面子”与“里子”之争
2024年4月16日,浙江队外援布彭扎的猝然离世,给中国足球界蒙上了一层阴影。
然而,就在悲痛尚未平息之时,4月17日晚,浙江队与梅州客家的比赛却依旧如期进行,最终双方以2-2握手言和。
这一看似“敬业”的举动,却引发了媒体人赵震的强烈质疑。
赵震直言不讳地指出,在布彭扎离世的背景下,比赛照常进行,这恰恰说明了中超联赛的管理者根本没有意识到什么是联赛的品牌和口碑,也没有把中国最高水平的足球联赛当成一个值得用心经营的产品。
他认为,一个好的产品应该是人们看见人性的温暖,而不是相反。
(##)人生苦短,比赛是啥玩意儿?
事情发生后,舆论哗然。
人们开始质疑,在一条鲜活的生命逝去之后,一场比赛的胜负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中超联赛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
是华丽的进球,还是残酷的竞争?
又或者,是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对人性的关怀?
不可否认,职业体育的本质是商业。
联赛的正常运营,关乎俱乐部、球员、赞助商等多方的利益。
如果因为球员的离世就随意取消比赛,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联赛的整体运作。
但问题在于,当商业利益与人文关怀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取舍?
(##)品牌?口碑?这俩玩意儿值几个钱?
中超联赛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口碑形象。
然而,在布彭扎离世这件事的处理上,联赛管理者似乎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敏感性和责任感。
比赛照常进行,固然可以避免一些经济损失,但却可能因此失去了更多。
试想一下,如果联赛管理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表达对布彭扎的哀悼,并宣布比赛延期,给予球队和球员充分的悲伤和调整时间,这将会给外界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关怀。
这样的举动,或许会损失一些眼前的利益,但却可以赢得更多人心,提升联赛的品牌形象和口碑价值。
(##)人性?温暖?能当进球算吗?
有人说,职业体育是残酷的,没有人情味可言。
球员们必须为了胜利而拼搏,俱乐部必须为了生存而竞争,联赛必须为了发展而运作。
但是,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这种“唯胜论”的价值观是否过于片面?
足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它承载着人们的梦想和希望,也传递着友谊和团结。
一个健康的联赛,不仅要有精彩的比赛,更要有积极的价值观。
它应该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信任,对未来的憧憬。
在布彭扎离世这件事上,中超联赛或许错失了一个展示自身人文关怀的机会。
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联赛管理者应该以此为契机,认真反思自身的运营理念和价值取向,真正将联赛打造成一个有温度、有价值的优质产品。
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告慰,更是对中国足球的负责。
联赛的“面子”固然重要,但“里子”更不可忽视。
一个只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人文关怀的联赛,终究难以赢得人们的尊重和喜爱。
尊重生命,关怀人性,这才是中超联赛走向成熟和强大的必经之路。
人没了,再多的比赛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