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46岁女子独身半辈子,身边没一个近亲属,她突发脑出血没人管,平日里不来往的远亲出面垫付了3万医药费,才让女子脱离危险,然而,后续治疗还需要21万,远亲拿不出钱,只好求助居委会,让他们申请成为监护人,居委会查到女子有存款,还有一份重疾险,工作人员银行保险公司两边跑,可过程却一波三折,远没有那么顺利… 那天蒋女士在家突然晕倒,幸好邻居发现她半天没出门,觉得不对劲,赶紧打了120急救电话。送到医院一检查,是急性脑出血,情况特别危急,医生说必须立刻做手术,晚一步可能就没救了。可做手术不仅要有人签字,还得马上交医药费,蒋女士身边没一个亲人,医院也急得团团转。 这时候,一个平时几乎没怎么来往的远房表亲吴先生,听说了这个消息,匆匆赶了过来。 吴先生和蒋女士的关系其实挺疏远,也就逢年过节偶尔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这辈子见过的次数屈指可数,连年夜饭都没一起吃过几回。 可看着躺在病床上不省人事的蒋女士,他实在没法袖手旁观。没多想,吴先生就签了手术同意书,还从自己的积蓄里拿出3万块钱,垫付了手术费和前期的治疗费用。就这关键的3万块,硬是把蒋女士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手术做得很成功,她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 可脱离危险只是第一步,后续的康复治疗、用药护理还得花一大笔钱。 医生估算了一下,接下来的治疗至少还需要21万。吴先生就是个普通上班族,平时日子过得也不宽裕,3万块已经是他能凑出来的全部家底了,21万对他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根本无力承担。看着蒋女士还在ICU里躺着,每天的医疗账单都在往上涨,吴先生急得满嘴起泡,实在没办法,只好跑去蒋女士居住的邮电新村居委会求助,希望居委会能帮忙想想办法。 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听说了蒋女士的情况,也挺上心的,书记王镇君当即表示“不能让居民没人管,得为她托底”。大家先帮着梳理蒋女士的情况,一番查询后发现,她名下有银行存款,之前还买过一份重疾险,按说这些钱足够支付后续的治疗费用了,可问题偏偏出在“没人能合法动用”上,蒋女士至今还在昏迷中,没法自己去银行取钱,也没法亲自申请保险理赔,所有涉及财产处置的事,都得有合法的监护人出面才行。 商量来商量去,居委会决定帮蒋女士申请成为她的临时监护人,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地帮她动用存款、申请重疾险理赔。可这申请流程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首先得走法院指定监护人的程序,正常情况下这个流程得半年时间,还好法院知道情况紧急,专门开了绿色通道,可就算加急处理,也得等一段时间才能有结果。 居委会工作人员没等法院的正式文书下来,就先跑去银行和保险公司沟通,想着能不能通融一下,先把钱拿出来救急。 可银行那边的态度特别坚决,说要动用个人存款,必须提供法院出具的监护人合法证明,还得附上一份“无近亲属证明”,可这份“无近亲属证明”居委会根本没权力开具。银行工作人员说这是规定,为了保护客户的财产安全,不能违规操作,任凭工作人员怎么解释蒋女士的紧急情况,对方都不肯松口。 保险公司那边也一样,工作人员拿着查到的重疾险保单去沟通,对方表示理赔申请必须由监护人签字确认,没有合法的监护手续,就算知道蒋女士符合理赔条件,也没法启动理赔流程。居委会的人跑了一趟又一趟,银行和保险公司两边来回折返,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可事情还是没半点进展,两边都坚持要按规定来,没合法手续就是不能放款。 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也挺无奈的,一边是躺在医院里急需用钱续命的蒋女士,每天的费用都在累积,耽误不起;一边是按章办事、不肯通融的银行和保险公司,他们也理解对方是为了保护个人财产,可现在是人命关天的时候,这些原本用来保护蒋女士的规定,反而成了阻碍她拿到救命钱的绊脚石。 好在老天爷还算眷顾,蒋女士昏迷了将近一个月后,病情终于有了好转的迹象,慢慢能睁开眼睛了,意识也开始一点点恢复,这给所有人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居委会还在继续跟进监护权的申请流程,银行和保险公司那边也还在持续沟通,只是事情想要彻底解决,还得等法院的正式文书下来。 这事也让不少人感慨,现在独居的人越来越多了,像蒋女士这样没近亲属的,一旦突发疾病,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明明自己有钱、有保险,足够支付治疗费用,可就是因为没合法的监护人,这些钱就被“锁”了起来,眼睁睁看着救命钱拿不出来。 保护个人财产安全是好事,可也得有个灵活的应对办法,不能在人命关天的时候,还卡在这些繁琐的程序上。希望能有个更顺畅的机制,让遇到这种紧急情况的人,能快点拿到救命钱,不至于因为手续问题耽误治疗,也让那些想帮忙的人,能真正帮上忙。 信息来源:综合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