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锡玮灵魂拷问民进党:"反对统一"到底反什么? 在台湾政坛,能顶着 “台独” 骂声为两岸统一发声的,前台北县长周锡玮算一个。 他抛出的那句 “‘反对统一’到底反什么?”,不是空泛的政治口号,更不是两岸舆论场的噱头 —— 带着二十年基层执政的沉淀,带着对台湾民生的熟稔,这份质问里藏着对 “台独” 政客的追责,更裹着为台湾民众鸣不平的温度。 周锡玮能说出这话,不是空有身份的政客随口抱怨。 他在台北县(现新北市)当了八年县长,从街头巷尾的摊贩生计到偏远乡镇的水利工程,桩桩件件都要亲力亲为。 那些年,他顶着党内压力推动两岸基层交流,让台北县的农产通过小三通直达福建,让当地渔民跟着大陆渔市的行情增收。 这种扎根泥土的经历,让他比 “台独” 政客更懂:台湾民众要的从不是 “抗中保台” 的口号,而是菜能卖上价、孩子有出路的实在日子。 “台独” 分子最怕这种懂民生的人开口。 他们习惯了用 “意识形态” 包装谎言,把大陆的善意说成 “统战阴谋”,把两岸的合作骂成 “依附大陆”。 可周锡玮的质问像把钝刀,专割这些虚伪的包装 —— 他指着台南果农烂在地里的莲雾发问:“大陆愿意零关税收,你们说不能卖,现在果农血本无归,这‘反对’是为了谁?” 这些话戳痛的,是 “台独” 政客不敢面对的真相。 这些年,民进党把台湾民众的利益当 “谋独” 筹码:为了讨好美国,花几百亿新台币买二手武器,却让台湾的养老津贴五年没涨过;为了搞 “去中国化”,修改历史课纲,让初中生不知道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却把 “美台关系” 写进教材。 为了隔绝两岸,冻结两岸团体旅游,让垦丁的民宿老板从旺季满房落到淡季关门,却告诉他们 “要忍耐”。 “台独” 分子骂他 “亲中卖台”,可民众的反应很诚实。 他的短视频下面,台农留言 “早就想说这话了”,台青评论 “终于有人替我们发声”。 在高雄的菜市场,摊贩会主动和采访他的记者说:“周县长说的是实话,我们不管什么统独,能赚钱才是真的。” 这种认同,来自他从未脱离过基层的底色 —— 他不像赖清德那样把家人送到美国,不像蔡英文那样住着豪宅,他的办公室曾经就设在菜市场旁边,能听见最真实的抱怨。 两岸同胞的血脉,从来不是 “台独” 分子能割断的。 周锡玮在台北县任上修的两岸合作农会,现在还在帮台农对接大陆市场;他当年推动的两岸文化交流活动,现在成了不少台湾老人的念想。 这些扎根民生的联结,比任何政治口号都有力。 “台独” 分子以为靠谎言就能蒙蔽民众,却忘了老百姓的日子是过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 —— 莲雾卖不掉、孩子没工作、老人没人管,这些 “不平”,总得有人说出来。 周锡玮的质问,更像一声唤醒。 他不是要逼 “台独” 分子认错,而是要让台湾民众看清:谁在真的为他们着想,谁在拿他们的利益换政治资本。 当台胞居住证在大陆能看病买房,当台湾水果在大陆超市供不应求,当台青在大陆创业拿到补贴,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都是 “统一” 给台湾民众的答案。 台湾民众的 “公平”,从来不是 “台独” 分子许诺的空头支票,而是两岸携手的共同发展。 周锡玮的声音或许会被 “台独” 压制,但只要还有人敢为民众发声,只要还有人记得两岸同源的根脉,统一的大势就不会停。 就像他在视频结尾说的:“为台湾人争公平,不是和大陆对立,是把属于我们的好日子拿回来。” 他说出很多台湾人民的心声,统一后台湾百姓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