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1年,长安的狱舍里,两名刚分娩不久的女囚被忽然带到牢头面前。她们被叫来时

武某人 2025-11-15 17:21:54

公元前91年,长安的狱舍里,两名刚分娩不久的女囚被忽然带到牢头面前。她们被叫来时心里发紧,以为是要被处置。牢头丙吉抱着一个襁褓递过去,用压低的声音说:“把孩子带好,你们就能留命。”两人惊愕之下接过孩子,却不知道,这个婴儿将来会成为汉宣帝。 婴儿被送入监狱时,身上只裹着一层薄布。丙吉查看过卷宗后,才意识到孩子的身份——他是太子刘据的孙子,是在“巫蛊之祸”中被波及的皇族血脉。太子一案牵连极广,皇后和太子自尽,太子的儿孙几乎无一幸免,这个婴儿是侥幸留下的唯一一支。 送他来监狱的官吏连记录都未写全,只说“暂收”。丙吉明白,这样的记录就等于等死。孩子几次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他看着心里发狠,决定不按常规办事。 监狱中唯一能哺育孩子的,就是两个刚生育完的女囚。丙吉挑中胡组和郭正卿,交代她们轮流照看。两人本已绝望,此刻抱着孩子,只能强撑着答应。 孩子常发烧,也常咳嗽,动不动就浑身发软。胡组夜里听到哭声,就把孩子抱在怀里轻轻拍着;郭正卿白天总守在屋里,只怕孩子喘不过气。丙吉不时来看看,把能找到的药一点点攒起来送过去。 过了段时间,孩子能稳稳坐住了,也会发出叫声。丙吉才敢给他起了个小名——“彘儿”。 孩子大概五岁的时候,长安城里传出消息:汉武帝病重。某个深得武帝信任的方士说“狱中有不祥之气”,让武帝下令诛除囚徒。 消息传到监狱,所有狱卒都慌了。丙吉第一时间把孩子藏到一间废弃屋里,并把门闩死。他担心的是,不光囚徒会被诛,连孩子也会被当成祸根斩除。 不久后,执行命令的官员带人来到狱门口,丙吉堵住了门。他一句一句地拦着说“里面有皇室血脉”,对方不敢贸然行动,只能回宫复命。夜里,丙吉守在门口,没有合眼。 几天后,汉武帝得知太子还有后代存活,情绪大起大落,但最终决定不追究。他颁下赦令,所有囚徒都恢复自由。 孩子得以离开监狱,却无处可去。许多官员听说孩子的来历后都不敢接收。丙吉东奔西走,最后把孩子送到母方亲属家,由外祖母照顾。 孩子被重新接入宫中时,已八九岁。他被分配到掖庭,一处少有人注意的地方,在那里遇到张贺。张贺曾在太子府任职,知道孩子的出身后,对他格外上心。 孩子在掖庭里第一次开始读书,第一次接触礼仪,第一次把自己的小名换成一个正式的字。他身体仍弱,有时咳上好几天,但张贺总是亲自给他熬汤药。 后来宫中议定储嗣,讨论继承人的名字时,许多大臣一致推举这个孩子。太子已亡,皇室无嗣,孩子的血脉又正统,于是他被立为皇帝,是为汉宣帝。 汉宣帝在位二十五年,处理狱案特别谨慎。他在处理冤案时反复强调:“不可因一言而定罪。”许多学者认为,这是他小时候在监狱中的经历带来的深刻影响。 他曾令史官记录丙吉的功绩,并在朝堂上对丙吉说:“若无你,我已不在人世。”丙吉后来官至丞相,是汉朝史书中记载明确的重臣。 胡组与郭正卿也受到朝廷恩赏,不再以罪犯身份对待,生活得以安稳。张贺在掖庭中得以重用,被称“忠谨”。

0 阅读:343
武某人

武某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