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中国援俄,不准中国收台,不准管制稀土。 G7这几位老爷们又凑一起指点江山了,张嘴就是三个“不许”,听起来好像是小朋友在说话,还真把自己当做什么大单位了? 先说这“不许援俄”的荒唐事儿。俄乌冲突打到现在,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都快叠成山了,金融封锁、能源禁运、高科技出口管制,能想到的招数全上了。 结果呢?俄罗斯经济没崩溃不说,反而靠着能源出口转向亚非市场,粮食贸易也稳住了基本盘。西方制裁失效的尴尬现实,让G7急得直跳脚——总得找个替罪羊吧?中国就成了最方便的目标。 可问题在于,中国啥时候给俄罗斯提供过军事援助?所谓“军民两用物项”的指控,不过是模糊边界的舆论操作。 乌克兰战场的僵局,本质是西方政策的结果:军事援助无限度升级,外交解决路径却被系统性封死。 G7造谣“中国援俄”,既是为了转移国内对政策失败的批评,也是想制造一种“团结幻象”——毕竟,美国和欧洲在俄乌问题上的利益早就不一致了。 美国想借冲突削弱俄罗斯战略能力,欧洲却更担心能源安全与经济衰退。这种矛盾下,把责任推给中国,成了最省事的选项。 再聊聊“不许收台”的狂妄。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这是基于历史、法律、文化和国际关系准则的事实。G7外长在声明里公然干涉,声称“不许中国对台动武”,简直是把双标玩到了极致。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前脚刚在国会抛出“台海存亡论”,试图用安全议题绑架中日关系,G7后脚就跟进,这不是明摆着为“台独”势力站台吗? 可他们心里也清楚,真正改变台海现状的,从来不是中国,而是外部势力的不断拱火。美国通过售台武器、提升美台官方往来,一步步虚化掏空“一中原则”;民进党当局则仗着外部支持,大搞“渐进式台独”。 G7的声明,不过是对这种挑衅行为的背书。更讽刺的是,解放军的军事实力早已今非昔比:97万陆军、6300多辆主战坦克、3艘航母、770多艘舰艇、3000多架军机,其中上千架是先进的五代机和四代机,火箭军的导弹更是能覆盖任何角落。 反观台湾,陆军才8.8万人,主战坦克不到1000辆,舰艇117艘,军机200多架,连一架五代机都没有。 西方媒体都看得明白,解放军只要打击30到40处关键基础设施,台湾就可能面临系统性崩溃。这种情况下,G7还敢叫嚣“不许收台”,到底是哪来的底气? 最后说说这“不许管制稀土”的霸道。稀土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从智能手机到导弹制导系统,都离不开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长期以来为全球市场提供了稳定的供应。可近年来,一些国家在科技等领域对中国进行无端打压,中国出于自身发展和安全考虑,对稀土出口进行合理管控,这是符合国际规则和自身利益的正当行为。 G7却无理要求中国放开出口,理由是“担忧关键金属供应链的非市场化行为”。可事实呢?过去两年,从芯片到电动车供应链,西方国家频频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企业。 美国出台“芯片法案”,联合荷兰、日本限制对华光刻机出口;欧盟发起反补贴调查,试图阻止中国电动车进入欧洲市场。 这些行为,哪一样不是将贸易政治化?G7真正担心的,不是稀土本身,而是失去对全球资源流动的定价权。 长期以来,他们靠制度和资本优势掌控产业链话语权,可今天,中国在关键矿产、制造业与新能源技术上的崛起,让这种垄断模式失效。 稀土问题,不过是这种焦虑的缩影——他们无法接受多极化世界,更不愿看到中国从规则执行者变成规则制定者。 G7的这三个“不许”,看似气势汹汹,实则暴露了西方在多重危机下的深层焦虑。俄乌冲突中,他们急需一个替罪羊来掩盖政策失效;台海问题上,他们试图用外部干涉遏制中国崛起;稀土供应链中,他们害怕自身经济和科技发展受到制约。 可历史早已证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无法解决任何问题。G7若真想维护国际秩序,就该放下双重标准,停止制造对立,转而与中国等新兴国家一道,构建更公平、更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否则,他们的“三个不许”,终将成为国际舆论的笑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