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红十军团军团长刘畴西被俘后,被押至黄埔同窗俞济时跟前。俞济时却端着胜

迎梅看养护 2025-11-15 15:45:21

1935年,红十军团军团长刘畴西被俘后,被押至黄埔同窗俞济时跟前。俞济时却端着胜利者的架子,任凭他受冻挨饿,连同为黄埔出身的黄维都看不过眼,怒斥道:“你太过分了!” 怀玉山的积雪没过膝盖,红十军团残部被围困在这片白茫茫的世界里,粮断弹绝,断后指挥的刘畴西望着山脚下敌军的火光,明知无路可退,却依旧命令:“先护伤员出山!” 刘畴西,这位在南昌起义中失去左臂的军人,靠着一条胳膊指挥战局、挪动兵图。他太清楚“断后”意味着什么,就是用生命,为战友赢得一线生机。 最终,他被俘。 当他被押到敌军指挥部,面前坐着的是俞济时,黄埔军校的老同学。他们曾在课堂上听同样的课、操练过同样的队列,甚至在食堂抢过同一锅饭。可此刻,一人在帐内饮茶围炉,一人在寒风中衣衫褴褛、血迹斑斑。 俞济时抿了口热茶,嘴角勾出一丝轻蔑:“老同学,何苦如此?” 刘畴西直视着他,冷笑道:“我为信仰而战,你替谁而剿?此情此景,羞愧的不是我。” 那一瞬间,帐篷内的火炉似也沉默。可俞济时终究没有回应,只冷冷一挥手,将他关入简陋木屋。数日不给食水,无棉衣御寒,只为逼他“回头是岸”。 俞济时的冷漠激起旁人的愤怒。 黄维,彼时担任旅长,同样出自黄埔。得知刘畴西被如此对待,他怒气冲冲地闯进营帐,质问俞济时:“是敌是友你分不清吗?他是俘虏没错,但也是你我的同窗!你连一碗热饭都不给,是人吗?” 这番话让在场的将校们也低下了头,俞济时脸色一沉,却只吩咐人送去一碗冷粥,态度依旧冰冷。 在敌人软硬兼施的审讯中,刘畴西始终只说六个字:“革命者,不投降。”哪怕身处囹圄,哪怕生命在一日一日地流逝,他也未改其志。 1935年3月6日,南昌下沙窝刑场。刘畴西被押赴行刑,拒绝蒙眼,面对枪口,朗声喊出:“愿红旗飘满中华!” 枪声响起,38岁的将军倒下,带着未尽的使命,带着无悔的忠诚。 消息传来,红十军团不少幸存战士泣不成声。而俞济时,虽在战后一路升迁,却始终摆脱不了“薄情寡义”的阴影。 风雪可冻骨,信仰不低头。 刘畴西,是一位被敌人敬畏、被同胞铭记的真正军人。

0 阅读:121

猜你喜欢

迎梅看养护

迎梅看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