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又传来消息 11月1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过官方社交平台紧急发文,证实俄军动用约430架无人机和18枚导弹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空袭,截至目前已造成4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基辅数十栋多层建筑的门窗被震碎、墙体开裂,底层商铺被坍塌物掩埋,爆炸声此起彼伏,硝烟裹着尘土弥漫在城市上空,救援车辆的警笛声穿透了阴沉的天色。 值得一提的是,阿塞拜疆驻基辅大使馆也遭池鱼之殃,“伊斯坎德尔”导弹的碎片击穿了使馆外墙,办公区玻璃全被震碎,院内车辆被飞溅物刮伤,好在暂无人员伤亡报告,只是阿塞拜疆方面至今未作回应。基辅市长随后披露,袭击炸断了3个老旧小区的供热管道,眼下当地夜间气温已降至零下2℃,断暖后的居民只能裹着厚衣挤在临时避难所,老人和孩子冻得瑟瑟发抖,连口热饭都难吃上。 依我看,这场袭击绝非临时起意,而是俄军对近期战线态势的精准回应。就在前一天,俄军刚在克里米亚拦截了216架乌军无人机,乌克兰此前也多次用无人机偷袭俄境内油库和港口。双方这种“以牙还牙”的对抗看似针锋相对,实则都在消耗本可用于民生的资源。更关键的是,430架无人机的规模看似庞大,实则多是低成本巡飞弹,俄军大概率是想以“低成本饱和攻击”试探乌军防空漏洞,同时降低自身装备损耗。 摆明了,俄乌冲突早已不是单纯的领土争端,而是各方资源与耐力的较量。俄军猛攻乌东重镇波克罗夫斯克,试图撕开乌军防线。欧盟内部援乌分歧却越演越烈,匈牙利明确拒绝继续提供军事援助,德国、法国的援乌热情也在降温,乌克兰现在是内外承压,前线缺弹药、后方缺民生保障,处境越发艰难。 更让人揪心的是,战火中最无辜的永远是平民。我注意到,此次袭击受损的多层建筑多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楼,抗震抗炸能力本就薄弱,居民逃生时间极短。阿塞拜疆大使馆受损,更凸显了冲突的无差别性。中立机构尚且难逃波及,普通民众的安全更是无从谈起。这种“玉石俱焚”的打法,只会让仇恨加深,让和平谈判的门槛越来越高。 说到底,“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道理双方都懂,但陷入对抗漩涡后,谁都不愿先低头。其实从近期数据来看,俄军的进攻强度虽有提升,但推进速度明显放缓。乌军虽有西方援助,但反攻乏力。当下最明智的选择,是借助第三方斡旋,先实现局部停火,保障民生物资运输,再坐下来协商分歧。 和平从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而是每一个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的人的迫切期盼。希望双方能放下执念,别让更多家庭破碎,别让更多孩子失去童年。 读者们,你们怎么看,评论区讨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