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贡,3名男子一起到水库游泳,其中一名男子溺亡了,另外两名男子就骑着车,将已故男子夹在中间,骑车的男子身体往后靠,让已故男子靠着他,后面的男子就扶着已故男子的头,两人骑车带着他回家,将他伪装成睡姿,然后就害怕得赶紧骑车扬长而去,3天后,已故男子身体高度腐烂,家人闻到臭味之后才发现。 九月初,那会儿自贡的夏天还没完全过去,白天温度总在30度以上,热得人心里发燥,出事的小伙子才二十出头,跟同村的小陶还有小陶的侄子是发小,平时关系不错。 那天天气热,三个人就约着去村边的老水库游泳,想凉快凉快,那水库在村里算是个“野泳池”,天热的时候总有人去,可岸边连个提醒危险的牌子都没有,更别说救生圈这种急救东西了,安全一点保障都没有。 到了水库边,小伙子第一个下的水,可没游一会儿就不对劲了,在水里扑腾着挣扎,小陶叔侄俩一看情况不对,赶紧下水把人往岸边拉,等好不容易拖上岸,人已经没了呼吸。 好好的一个人突然没了换谁都得慌,可小陶叔侄俩的慌却变成了逃避的借口,他们看着发小的尸体,脑子里全是“完了”“要负责”的念头,既没打120求救,也没报警,甚至没想着往旁边两分钟路程的发小家打个电话。 最后他俩居然琢磨出一个离谱的主意,把人送回家藏起来,只要没人发现,这事儿说不定就能蒙混过去。 小陶骑上自己的摩托车,让已经没了生命迹象的发小靠在自己背上,他特意把身体往后仰着,想让发小保持坐姿,看起来像还有意识的样子。 小陶的侄子则坐在摩托车最后面,用手托着发小的头,怕他的头歪下来露了馅,俩人就这么硬撑着,假装发小是喝多了或者睡着了,骑着车往他家赶。 路上还出了个惊险的插曲,他们居然迎面碰到了发小的奶奶和叔爷,俩人吓得心都快跳出来了,赶紧低下头不敢说话,油门一加就冲了过去,生怕被看出破绽。 就这么一路提心吊胆,总算把发小送回了家,他们把人扶到床上,盖好被子,摆成侧身睡觉的姿势,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异常,然后赶紧锁上门,骑着车一溜烟跑了,仿佛刚才发生的一切都跟他们没关系。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九月的自贡温度高,白天动不动就三十来度,尸体在这种天气下坏得特别快,就这么过了三天,发小的姐姐小荷一直联系不上弟弟,心里越来越慌,实在放心不下,就直接去了弟弟家。 刚推开门,一股特别浓的腐臭味就冲了出来,那味道让人胃里直翻腾,小荷心里一紧,赶紧往卧室跑,掀开被子一看,弟弟的身体已经肿得变了形,完全没了平时的样子,早就没了生命迹象。 小荷当时就崩溃了,家里人也赶紧报了警,警察一来,很快就查到了小陶叔侄俩,面对警察和家属的质问,俩人再也绷不住了,哭着承认了所有事,嘴里反反复复说着“当时太慌了”“从来没遇到过这种事,脑子一片空白”,可这些话,在一条没了的生命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后来法医鉴定,小伙子确实是意外溺亡,排除了被人害的可能,小陶拿出一份协议,说自己已经先垫了八万块丧葬费,愿意承担责任。 可在小荷和家人看来,这八万块钱根本不算什么,弟弟才二十多岁,人生还没真正开始就没了,而且最后一面都没见到,连人走的时候都没人好好陪着,这份痛苦不是钱能弥补的,尤其是想到弟弟被发现时的样子,小荷心里的坎儿这辈子都过不去。 这事儿传到网上后,好多人都在讨论,有人说八万太少了,一条命不能就这么算了,有人争论小陶叔侄俩这种行为算不算违法,该不该被判刑,还有人觉得水库管理方也有责任,没做好安全措施。 从法律上来讲,小陶叔侄俩在同伴出事后,没尽到及时救助和通知家属的义务肯定是有错的,大概率要承担百分之二三十的民事赔偿责任,他们以为的八万和一句道歉,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有社会学教授说,这事儿其实反映出农村熟人社会里的一个问题:大家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出了事第一反应不是找警察或者相关部门,而是怕担责任、怕被别人说闲话,总想着自己私下解决,把事情压下去,结果往往把小事闹大,造成更难挽回的后果。 现在,那座水库边终于立起了警告牌,村里也组织了安全知识讲座,教大家遇到危险该怎么办,可这些补救措施,是用一条年轻的生命换来的,太沉重了。 小荷现在每次路过那个水库,都会忍不住掉眼泪,好好的弟弟就这么没了,还遭遇了这样的对待,这事儿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遇到意外,第一时间报警、通知家属才是正确的做法,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悲剧变得更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