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一后18万台军怎么办?有消息称,台湾现役部队大约有18万人左右,统一后这部

史鉴奇谈 2025-11-13 17:11:07

国家统一后18万台军怎么办?有消息称,台湾现役部队大约有18万人左右,统一后这部分人怎么去安置,可能是台军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先说说这18万人的构成,里面有不少是义务兵,服役个一两年就退伍了,这部分人其实最好办,统一后直接就地解散,给笔遣散费让他们回家该干啥干啥去,年轻人嘛,重新融入社会总比老兵快。   麻烦的是那些职业军人,特别是干了十几二十年的士官和校官,他们把大半辈子都献给了军队,突然让他们脱了军装去社会上找工作,那可真是两眼一抹黑。   再说说他们的思想状况,这帮人从小接受的是“反共教育”,脑子里装的都是咱们大陆怎么怎么不好的东西,统一初期肯定有抵触情绪。   但你也不能说他们都是死硬分子,很多基层士兵其实也就是混口饭吃,谁当皇帝不纳税啊,对他们来说,能安稳过日子比啥都强。倒是那些高级军官,特别是跟民进党勾搭得紧的,恐怕得好好审查审查,这里面没准藏着不少“台独”余孽。   安置这事儿啊,得分门别类地来。对于那些年纪轻、有技术的,比如搞通信的、开战车的、修飞机的,咱们解放军其实挺缺这类人才的。   你想想,这些人熟悉台湾的装备和地形,要是能吸收进来,对咱们快速稳定台湾局势大有好处。   当然啦,待遇得给到位,军衔可以适当保留,工资也不能比原来低,不然人家凭什么给你卖命?而且得给他们一个过渡期,先送到大陆的军校来个“再教育”,学习一下咱们的军事理论和政治思想,慢慢扭转他们的观念。   那些年纪大的、快退休的老兵,就别折腾了。台湾不是搞了个“荣民制度”嘛,咱们可以借鉴一下,给他们发足额的退休金,保证他们晚年生活无忧。   你想想,这些老兵在军队待了一辈子,突然让他们去跟年轻人抢饭碗,那不是为难人嘛?让他们拿着退休金去环岛旅游、含饴弄孙,不好吗?这样既能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还能体现咱们的人道主义关怀,一举两得。   最头疼的是那些中层军官,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你说让他们继续当兵吧,级别不够高;让他们退役吧,年纪又偏大,还没啥民用技能。这帮人最容易被“台独”势力利用,煽动他们闹事。对付这批人,得来个“胡萝卜加大棒”。   愿意接受改造的,可以送到大陆的行政学院培训,将来派到地方政府部门任职,毕竟他们有组织管理经验;那些冥顽不灵的,就得集中起来“学习学习”了,什么时候思想通了什么时候放人。   还有个问题就是他们的家属。18万军人背后就是18万个家庭,这牵扯到几十万人的生计问题。统一后,台湾经济肯定要跟大陆接轨,肯定会有一阵子阵痛期。咱们得提前布局,在福建、浙江这些沿海省份搞几个“台军家属安置区”,提供就业培训、创业贷款,让他们能自食其力。你想想,要是这些家属都过上了好日子,那些台军兄弟们还能有啥心思闹腾?   说到就业,其实台湾的军人素质普遍不低,纪律性强,执行力好,很多企业都愿意要。咱们可以搞个“台军人才专场招聘会”,邀请大陆的大企业去台湾招人。   比如搞物流的、搞保安的、搞物业管理的,都特别需要这种有纪律性的人才。而且还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创业,给他们税收优惠,比如开个便利店啊、搞个农家乐啊,总比闲着强。   当然了,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这18万人里,肯定混着不少美国和日本的间谍。统一后,咱们国安部门得第一时间进驻台湾,把军队的档案全部接管过来,挨个排查。那些有间谍嫌疑的,直接抓起来审问;跟“台独”势力有牵连的,该判刑的判刑,该流放的流放。千万不能心慈手软,不然后患无穷。   其实啊,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他们“自己人管自己人”。可以保留一部分台湾籍的军官,在咱们的监督下管理原台军部队。这样既能减少他们的抵触情绪,又能利用他们的威信稳定军心。   当然啦,这些留下来的军官必须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而且得有咱们的人当副手,实权得掌握在咱们手里。   再说说心理疏导的问题。这帮人突然从“国军”变成了“解放军”,心理落差肯定大。得给他们请心理医生,定期做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适应新的身份。还可以组织他们到大陆来参观,看看咱们这边的发展,让他们明白“一国两制”不是说说而已,是真能给他们带来好处的。   经济补偿也很重要。对于那些不愿意继续服役的,可以给一笔丰厚的退役金,让他们有资本去创业或者投资。这笔钱不能太少,至少得够他们在台湾买套小房子。你想想,拿着一大笔钱,生活有保障,谁还愿意去冒风险闹事啊?   最后啊,还得给他们一个盼头。可以承诺,只要表现好,将来台湾特别行政区的政府官员、警察局长、甚至立法委员,都可以从他们中间选拔。这样一来,他们就有了奋斗目标,就会主动向咱们靠拢。毕竟,人都是现实的,谁不想过好日子,谁不想有个好前程呢?

0 阅读:1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