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目前的困难:遇到了俄罗斯光纤无人机。 之前乌军对付俄军的无线无人机,那套打法已经练得很熟了 —— 全靠美欧给的电子干扰设备 “破功”。 那些无线无人机都是靠无线电信号接收后方指令,飞得再快、再隐蔽,只要一进入电子干扰范围,信号就被搅得乱七八糟。 要么直接失控,一头栽到地上;要么被误导着飞向乌军设好的假目标,根本伤不到人。那时候乌军还能靠着这些设备,在前线撑起一片 “无无人机区”,多少能缓解点压力,甚至偶尔还能缴获几架失控的俄军无人机。 可俄军这次掏出的光纤无人机,直接把这套玩法给掐死了。 这玩意儿跟无线无人机最大的区别就是 “不依赖无线电”,而是靠一根细细的光纤线缆传输指令和数据,相当于无人机和操控员之间连了条 “隐形线”,信号根本不会暴露在空气中。 乌军的电子干扰设备再厉害,也只能针对无线电频率动手,现在人家根本不用无线电,干扰设备开机了也跟瞎忙活一样,既抓不到信号频率,也搅不乱指令传输,只能眼睁睁看着无人机在头顶盘旋、锁定目标,却一点辙都没有。 更让乌军头疼的是,光纤无人机不光抗干扰强,精准度还更高。 无线无人机容易被干扰、被劫持,可光纤传输的信号稳定又保密,操控员能实时看到无人机传回的画面,精准锁定乌军的阵地、战壕、补给车辆甚至是单兵目标。 而且这玩意儿体积不大,飞得还灵活,能贴着地面低空飞行,躲过乌军的雷达探测,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反应了,往往是炸弹落地才知道被盯上了。 现在乌军算是彻底陷入被动了,之前依赖的电子干扰设备成了 “废铁”,美欧那边也没及时送来能对付光纤无人机的新装备。 前线士兵只能靠肉眼观察、用轻武器射击,可无人机飞得又低又快,轻武器命中率低得可怜,大多时候只能被动挨打。 俄军则靠着这种无人机,在前线反复侦察、精准打击,把乌军的补给线、火力点摸得一清二楚,不少阵地刚建好就被无人机盯上,炸得面目全非;后勤车辆也不敢白天运输,只能冒着风险夜间赶路,补给效率大大降低。 这还不算完,光纤无人机的出现,直接打乱了乌军的防御节奏。 之前他们还能靠着电子干扰掩护,在前线灵活调动兵力、转移装备,现在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无人机拍下来、传回去,紧接着就是炮弹或者无人机的精准打击。 士兵们既要躲着俄军的炮火,又要提防头顶上的 “眼睛”,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士气也受了不小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