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第102 国土防御旅已放弃阵地,撒丫子逃到了哈伊丘尔河沿线。 截至2025年11月10日,古利艾波列方向的战局越来越清晰,最扎眼的消息就是乌军第102国土防御旅的撤退。 他们不是有序转移,是放弃阵地后一路退到了哈伊丘尔河沿线,这背后是俄军东部集群的持续施压——俄军刚在这一带推进2公里,拿下亚布洛科沃等据点,平坦的田野让乌军无险可守,防线被撕开后根本顶不住。 第102旅的处境不是个例,俄军现在离古利艾波列的核心公路只剩9公里,用FPV无人机就能封锁后勤线,乌军物资运不进来,伤亡也补不上。 之前该旅一个营被派去乌斯佩尼夫卡换防,刚到就遭俄军援军痛击,伤亡惨重,指挥系统甚至没法准确上报战况,这种混乱下撤退成了无奈选择。 更让人揪心的是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卡卢什的街头,被俄军包围的乌军第79国土防御营士兵家属们举着亲人照片集会,喊着“救救丈夫、父亲”的口号。 她们的焦虑不是空穴来风,现在俄军三个精锐集团军织成合围网,包围圈里的乌军缺弹药、没换防,就像第25空降旅那样,友军一撤就直面火力碾压。 这两场事凑到一起,暴露的是乌军的深层困境,前线兵力短缺,派去古利艾波列的预备队都是小股部队,指挥失能。 要么像第32旅那样擅自溜号,要么像第102旅这样战况混乱,家属们的集会更是戳破了战报里的模糊地带——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家庭。 现在G7正在讨论和平倡议,但前线的子弹不会等,对乌军来说,稳住后勤、理顺指挥比添兵更急。 对那些家属而言,她们要的不是会议声明,是亲人活着回家,战场的残酷从不是撤退或包围的字眼,而是哈伊丘尔河的防线和卡卢什街头的哭声,这些才是战争最真实的模样。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对此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