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挂在墙上才老实!”郑州60岁前科老人猥亵7岁女童,2年刑期引众怒:作恶者凭什么轻罚? “男人挂在墙上才老实!”河南郑州一位母亲的怒吼,戳痛了无数网友的心。60多岁的殷某,顶着“长辈”的身份,在小区里将7岁女童哄骗到偏僻花园,趁四下无人把手伸进孩子衣服里实施猥亵。女童吓得魂飞魄散,挣脱后哭着跑回家告诉母亲,这位愤怒又心疼的妈妈第一时间报警,本以为法律会还孩子一个公道,可最终的判决结果却让所有人瞠目结舌——有抢劫、强奸前科的殷某,仅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他之前就犯过强奸罪,出狱后还不知悔改,公然在小区里祸害孩子,为什么判得这么轻?”女童母亲尚女士的质问,道出了全网的困惑与愤怒。根据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殷某和受害女童同住一个小区,2012年就因抢劫罪、强奸罪被判四年有期徒刑,2016年刑满释放后,非但没有洗心革面,反而将魔爪伸向了无辜的孩子。2025年2月4日下午,他以“玩耍”为诱饵,将7岁女童诱至小区花园独处,实施了令人发指的猥亵行为,直到孩子奋力反抗才得以逃脱。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案件中的多个情节都直指“性质恶劣”。这是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不满12周岁的儿童,属于《刑法》明确规定的加重处罚情形;殷某有严重的性犯罪前科,说明其人身危险性极高,再犯风险极大;庭审中他还避重就轻,否认关键事实,毫无悔罪之意,尚女士也从未出具谅解书。按照法律规定,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或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应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最终的判决却仅为两年,这与公众对正义的期待严重背离。 北京富力律师事务所王艳涛律师也明确指出,本案中殷某的行为已符合“猥亵手段恶劣”的认定标准,依据相关法律解释,本应在五年以上量刑。可法院最终的判决,不仅让受害家庭难以接受,更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有网友愤怒留言:“前科累累还敢顶风作案,这不是惯犯是什么?两年刑期根本不足以震慑坏人!”也有人担忧:“小区里藏着这样的前科人员,家长们怎么敢让孩子单独出门?” 更让尚女士崩溃的是,案发后殷某的家属不仅毫无歉意,反而在小区里故意挑衅她的家人,面对这种嚣张态度,警方也未能给出有效处理。而庭审中还有一处关键争议:公安机关明明是将殷某抓获归案,法院却认定为“家中传唤到案”,这一认定是否影响了量刑,至今让家属难以释怀。如今,尚女士已决定向检察机关申请抗诉,同时就民事部分提起上诉,她只想为孩子讨回一个公道,让作恶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这场争议的核心,早已超越了个案本身。它戳中了所有家长的痛点——孩子的安全底线不容触碰,性犯罪者的惩戒力度必须足够震慑。现实中,未成年人遭受猥亵的案件屡见不鲜,这些伤害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而有性犯罪前科的人员再犯率本就偏高,对他们的轻罚,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是对社会公共安全的漠视。 有人说“为老不尊,禽兽不如”,殷某的行为恰恰印证了这句话。年龄从来不是作恶的挡箭牌,更不能成为轻罚的理由。法律的意义不仅在于惩罚犯罪,更在于预防犯罪、保护弱势群体。如果有前科的惯犯作恶后只能得到轻判,如何能让家长安心,如何能让潜在的作恶者心存敬畏? 网友们的愤怒,本质上是对正义的渴求,是对孩子安全的担忧。“支持这位妈妈抗诉!必须重判,给所有孩子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性犯罪者就该从重处罚,尤其是针对孩子的,两年真的太少了”“希望法律能硬起来,不让受害者寒心”……评论区里的每一条留言,都是对公平正义的呼唤。 目前,尚女士的抗诉申请正在推进中,我们期待检察机关能依法审查,给出公正的结果。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这类案件,严格依法量刑,让法律真正成为未成年人的“保护伞”,让作恶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最后想问大家:你认为针对未成年人的性犯罪,应该如何加大惩戒力度?对于有前科的性犯罪者,是否应该采取更严格的管控措施?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安全发声!严惩性侵未成年 上海地铁猥亵案 妇女猥亵 上海猥亵事件 上海猥亵男 猥亵男童罪 电梯猥亵


